曲靖融媒讯(特约记者 秦玲玉 杜星) 近年来,宣威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高位推动旅居产业发展,带活避暑经济,积极构建“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宣威旅居品牌。
避暑客在宣威尽享清凉。秦玲玉 摄
宣威市科学规划,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该市先后开展3次农村和城镇旅居资源普查工作,梳理出有发展潜力的自然村53个,筛选出条件相对成熟的自然村15个,分级分类建立旅居村建设项目库。自2024年以来,该市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200万元,用于复兴街道下关冲农旅融合与来宾街道红色农旅融合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复兴街道稻田冲、杨柳镇荷花村、板桥街道永安村、宝山镇树打箐等旅游村基础设施,完善旅居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宣威市通过升级改造,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尼珠河大峡谷景区2号电梯主体工程已完成150米建设,观光小火车完工投用,蹦极及峡谷漂流项目开工建设;阳光食品文化主题庄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持续推进29个乡(镇、街道)酒店民宿的精品化、精致化、温馨化改造,2024年新增酒店45家;依托立体气候与多元地貌优势,积极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养生、冬温泉”的四季旅居体系。
宣威市通过强化宣传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举办“游遍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旅居宣威”新闻发布会,聘任文旅推荐官60人。突出火腿美食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等优势,赴上海、广州及南博会进行宣传推介。开通宣威至大理、保山旅游专列,会同旅行社打造引客入宣精品旅游线路产品。
宣威市通过举办文体旅商系列活动,助推旅居产业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梳理年度文化旅游类活动77项、体育赛事活动33项、商务促销专项行动3个;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曲靖分会场“山水天籁·筝韵尼珠”主题活动、山地自行车赛、“惠购宣威”消费季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四季村晚”“我们的节日”“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文化知识产权,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旅居体验。
宣威市扎实推进旅游行业乱象、强制消费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认真开展安全稳定“百日攻坚”行动,加强文旅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特种设备、文旅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尼珠河景区等落实客流高峰限流分流措施,提高景区景点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实现旅游市场秩序和安全“双平稳”目标。
2025年1月至6月,宣威市累计接待游客467.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0.66亿元,其中6月份接待游客68.60万人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