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AI技术怎么用,才是真的产生作用?在8月5日举行的江苏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全国文化旅游景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负责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立新称,“苏超”不但是文化现象,更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其背后,则是数字科技赋能文旅的具体创新体现,并对未来江苏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某种参考。
瞿立新在分享观点
瞿立新说,当6万球迷齐聚南京奥体的那一刻,“苏超”除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城市生活方式,是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益创新成果,更是一次有益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因为,偌大赛场内,如此数量的人员汇聚、退出,有序地观看“苏超”,现场互动热闹地开展,比赛精彩地进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员组织、引导能有序进行,背后是人脸识别、精准推送等数字技术的“加持”,“苏超”呈现的周到、体贴的数字服务更受到球迷的充分肯定。甚至可以说,这个过程中,大数据、AI等数字科技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
回到文旅行业本身,科技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如何实现真正的赋能,“苏超”给出了非常可行的“参考答案”。比如,就怎么用好科技手段,让服务进一步升级,可以这样尝试:四川旅游团队到无锡景区游玩,智能设备讲解可以上线四川话版本,既提升服务效率,更大大地拉近游客心理距离,从而大幅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此外,无锡拈花湾景区已经上线的AI服务,可以根据消费者预算制定合理的吃饭、住宿安排,对如何进行汉服租赁、换装及拍照、如何展开游玩等给出专业意见,实现了真正的智慧互动服务,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瞿立新表示,无锡旅游行业的一大“短板”就是来一天就走,“人待不住”,而推出“深度游”是一种合适的可操作思路“留人策略”。对此,无锡的景区可以借力科技力量,打造更有价值的深度游项目,从而实现“留人”。“我认为文旅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好的产品供给不足。好的产品供给能够产生需求,反过来需求又刺激产品供给创新,实现良性循环!”
瞿立新认为,大模型、AI等数字科技赋能有利于文旅行业产生更丰富、有吸引力的产品供给,从而最终打破行业严重“内卷”的困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潘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