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人在天涯

道基村,是必须行走一趟的。
多年前已经锁定目标,去年年底再次列入行走计划。不是因为有什么美食吸引,也不是因为有什么网红打卡点。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温州地理四至,最北的村。
道基村是一个千年古村,在永嘉县,属岩坦镇。
《永嘉县地名志》(2022年)载:五代后周世宗显德(954-959年)间,因避闽王之乱,林成初背井离乡寓居温州,闻天台山钟灵毓秀,遂前往游历。他取道楠溪沿岸的永仙古道北行,经过临近仙居地界道者,只见山峦葱翠如城郭环绕,松籁烟篁,足可玩赏。
自天台回来后,遂在此采伐毛草,建造房屋,隐居于此,为道者之始祖。古时此处有道士居住,名道济,“济”与“基”方言同音,故作道基。
今年春日,晴雨不定,冷暖无常。晴暖如夏,冷至飘雪。3月30日极冷,大罗山、雁荡山等多地下雪。4月12日,中东部出现强对流天气,温州大风大雨。终得一好天,那就出发吧。温州北上的诸永高速岩坦出口,沿S208线继续北上,路边有块“道基村”指示牌,左转,沿着小路曲折爬行,大约20分钟,到达道基村。
道基村,隐藏在海拔709米的高山上。村很小,10来分钟,就可以环村走一圈。
村很普通,普通得跟众多即将消逝或已经消逝的古村,没有什么两样。

民房大多东或东南朝向,自然座落。门牌以“道基##”标识。有历史年代感的古旧房子,已存不多,被夹杂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房中。尽管破旧不堪,但都会多站会儿,仔细看看高高的石墙,整齐的石路,黑黑的瓦片,光滑的石阶,歪斜的柱子……百年前,或更早的年代,是一种怎样的辉煌!


村头有一座木做凉亭,兼做公交站。连接镇里的公交车,隔日一班,是村里112户,398人,沟通外界的主要交通方式。村里没有店铺,村民的生活用品,都得到镇上购买吧。村里种植水稻、番薯,估计可以自给自足。

凉亭里有四、五位老年人在闲聊,发现他们讲的不是温州话(永嘉话),此村靠近仙居,或许是仙居的方言。
央视曾在这里拍摄当地特产蒲瓜皮。这几年因在寒冬天经常出现温州最低温而被摄影人所熟悉。

郭新银摄
村里遇到一个小女孩,问其哪里读书。她说,在瓯北三小,读一年级。全家搬到瓯北,今天回老家玩玩的。
村里有在城里难得一见的成群的鸡、鸭、鹅,嘎嘎呀呀作响,甚是热闹。间或在巷子里遇到小猫、小狗,增添活力。最有趣的是一对鹅,蹲坐狭窄的道路两侧,车过都不丝毫挪动半步,让个位置,还不时地伸长脖子“啊啊”高呼,不知是欢迎客人到来,还是警示闲人莫入?

守路的大鹅。

做了记号的鸭子,避免认错了。

见过的最壮实的公鸡,忍不住拍几张。

霸气十足的猫猫,“咪咪”叫两声,居然踏着正步威武朝我过来。
村子东南面有一小片水田,整个村子被包围在绿绿的竹林中,正是春天时节,村中路边或有花开,白的,红的,点缀寂静的小山村。



《永嘉地名志》载,通往道基岭路的一个转弯处,叫道基岭脚,曾有1户,1人。返回的时候,特意看一下,人去楼破。边上茂密的竹林中,隐约传来棕脸鹟莺的叫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