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这座有着 2200 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城,犹如一颗镶嵌在西江之畔的明珠,既有 "岭南第一奇观" 七星岩的喀斯特仙境,又有 "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鼎湖山的生态馈赠,更有宋文化、端砚艺术等厚重的人文积淀。如今的肇庆,正以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与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 的双重身份,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新的生机。
一、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坐标
宋文化的活化石在肇庆的城市肌理中随处可见。始建于北宋的宋城墙至今保存完整,周长 2801 米的墙体上,斑驳的砖石仍在诉说着端州作为北宋重藩的辉煌过往。漫步城墙之上,可俯瞰披云楼的飞檐翘角与现代城市天际线交相辉映,这种时空折叠的视觉体验,堪称岭南城市中最独特的文化景观。2025 年春节期间,府城片区举办的 "龙狮大巡游" 活动吸引超 60 万人次参与,宋式仪仗、古风快闪等沉浸式表演让千年古城重新焕发生机。
包公文化的发源地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北宋康定年间,包拯任端州知州三年,留下 "不持一砚归" 的清廉佳话。如今,包公文化园成为游客必访之地,2025 年新春推出的 "三苏家风展" 与 "包公出巡送福" 活动,使该馆参观人数同比增长 60%。这种廉洁文化的当代转化,让肇庆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廉政教育基地。
端砚艺术的殿堂地位无可替代。作为 "中国四大名砚" 之首,端砚制作技艺已传承 1300 余年。在端州白石村,仍有 300 多名制砚艺人坚守传统。2025 年 "五一" 期间举办的端砚文化嘉年华,通过 "砚璞竞价会"" 非遗直播推广 " 等创新形式,使这门古老技艺在年轻群体中引发热潮。砚雕大师与高校设计团队合作的文创产品,更是将实用与艺术完美融合。
二、北回归线上的生态诗篇
鼎湖山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至今保持着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原始风貌。这里负氧离子浓度高达 105600 个 /cm³,是都市人寻觅的 "天然氧吧"。2025 年夏季推出的 "花式问鼎" 互动项目,将传统祈福文化与生态研学结合,游客可通过领取 "学业签文"、参与植物拓印等活动,深度体验这座 "活的自然博物馆" 的魅力。
星湖由七星岩与鼎湖山构成的 5A 级景区,是喀斯特地貌与湖泊生态的完美结合。2025 年春节假期,星湖景区接待游客 120.9 万人次,其中 "财神诞"" 桃花岛赏花 "等主题活动成为爆款。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创新推出的" 古风快闪 " 表演,将唐宋诗篇与现代舞美结合,使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 23.8%。
西江生态走廊的保护与开发彰显城市智慧。绵延百公里的西江碧道串联起封开贺江画廊、德庆金林水乡等景点,2025 年新增的 "西江八鲜" 美食评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两岸风光的同时,品味黄沙蚬、和顺鱼等河鲜美味。这种 "生态 + 美食" 的融合发展模式,使西江沿岸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热门的周末游目的地。
三、产业新城的崛起之路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千亿级集群。小鹏汽车肇庆基地创造了 MONA M03 车型 22 天量产超 1 万辆的 "肇庆速度",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 18.1%。瑞庆时代储能项目一阶段产能突破 30GWh,成为全省首个涵盖全链条储能产品的生产基地。这种 "整车 + 储能" 的双轮驱动模式,使肇庆成为大湾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先进制造业展现强劲动能。2025 年上半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7.6%,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速达 33.7%。风华高科作为省级战略性产业集群 "链主" 企业,正牵头建设国内领先的新型元器件创新中心。金田铜业、璞泰来等龙头项目的落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文旅融合催生新业态。高要猫爪谷景区升级的 "龙猫酒店 + 野生动物世界" 项目,2025 年初试业即成为亲子游爆款;四会玉器产业通过 "直播带货 + 非遗体验" 模式,上半年销售额突破 216 亿元。这种 "传统产业 + 文旅创新" 的发展路径,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四、舌尖上的广府滋味
肇庆裹蒸作为岭南年味的代表,其制作工艺已列入国家级非遗。与普通粽子不同,肇庆裹蒸以柊叶包裹糯米、绿豆和五花肉,经 8 小时柴火蒸煮而成,其独特的植物清香与软糯口感,成为海内外游客必尝的 "肇庆味道"。2025 年广府庙会期间,"万人汤圆茶果宴" 单日接待食客超 3 万人次,展现出传统美食的强大吸引力。
西江河鲜的鲜美得益于优质的生态环境。随着 2025 年禁渔期结束,"西江开渔节" 成为夏季文旅重头戏。封开贺江碧道的水上运动中心推出 "渔家乐" 体验项目,游客可参与撒网捕鱼、现烹河鲜等活动,这种 "渔旅融合" 的模式使当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41.6%。
地道小吃构成的美食地图充满惊喜。鼎湖上素的禅意清雅、四会茶油鸡的浓郁鲜香、德庆竹篙粉的滑爽弹牙,以及广宁云吞的皮薄馅足,共同构成了肇庆多层次的味觉体验。2025 年新推出的 "肇庆文旅电子地图",详细标注了各县区特色美食坐标,让食客能够按图索骥,寻味肇庆。
五、古今交融的生活画卷
民宿经济的蓬勃发展体现城市温度。全市 700 多家民宿中,"肇府人家" 品牌民宿集群已形成环星湖、鼎湖山等四大集聚区。岩前半岛的 "涟岸湖居" 将现代设计与岭南庭院美学结合,2025 年春节期间开房率达 98%;封开贺江画廊的 "画舫民宿",让游客在江景与星空的陪伴中入眠,这种 "诗意栖居" 的体验重新定义了乡村旅游。
夜经济的繁荣点亮城市夜空。紫荆西堤文创街区的灯光秀、宋城骑楼街的 "飘雪" 装置、新区长利湖的无人机表演,共同构成肇庆的夜间魅力矩阵。2025 年暑期推出的 "环星湖啤酒嘉年华",将非遗展演与电音派对结合,单场吸引观众超 2 万人次,成为年轻人社交新地标。
节庆活动贯穿全年的文化盛宴。从春节的广府庙会、端砚文化嘉年华,到夏季的 "西江八鲜" 评选、秋季的龙母诞祈福,再到冬季的裹蒸文化节,肇庆人用丰富的节庆活动传承文化记忆。2025 年新增的 "非遗四季行" 系列活动,使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全年吸引文化游客超 470 万人次。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风口,肇庆正以 "山水为骨、文化为魂、产业为肌" 的发展理念,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篇章。这里既有宋城墙的千年守望,也有新能源工厂的机器轰鸣;既有鼎湖山的晨钟暮鼓,也有星湖边的时尚派对。这座城市告诉我们:真正的魅力,在于让历史照进现实,让自然拥抱城市,让传统滋养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