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酷暑,距重庆仅1.5小时车程的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十里云湖康养度假区,却是一派清凉怡人景象。
清晨,68岁的重庆退休教师周秀兰与20余位老邻居迎着湖光山色舒展太极扇,她感慨道:“以前关节疼痛困扰多年,如今活动自如。”这仅是常住人口2.8万的九坝镇夏日寻常一景。每年6月末起,超过12万川渝“候鸟族”涌入,他们将短暂避暑升级为深度旅居,视此地为第二故乡。
依托九坝优越的自然生态,遵义康养度假区打造了包含太极晨练、健康管理等在内的疗愈场景。这正是贵州省推动旅居康养产业发展的缩影。
遵义以“凉”破题,以“住”解题,推动从“旅游”到“旅居”的转变,将独特气候优势转化为拉动消费的经济动能。旅居康养正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十里云湖康养度假区,游客在进行乐器表演(十里云湖康养度假区供图)
依托清凉资源 发展生态康养
在川渝饱受酷暑煎熬的时节,桐梓九坝1300米海拔与23摄氏度均温,便成了最珍贵的“天然空调”。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2.9万个,天然织就了一个“避暑天堂”。
林达小镇项目营销总监穆勇清晰地记得:“开盘当日就成交了58套,超500组客户涌来看房。”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从拿地到开盘仅用4个月,首批158套房源迅速去化超三分之一。林达小镇只是九坝镇蓬勃发展的旅居地产的一个切面。据镇政府数据,全镇12个旅居地产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已超200万平方米,建成面积突破67万平方米,年均新增房源以15%至20%的增速稳步攀升。
数字背后,是“候鸟”们日益增强的归属感。在九坝印象康养度假区,70岁的重庆退休教师李晓宏已将老家视为临时驿站。“4月上山,11月才回重庆,我们三姐妹都扎根在这儿了。”她笑言这里成了家族的第一故乡。像李晓宏这样常住于此的业主越来越多:旅游旺季核心项目入住率超90%,部分康养区甚至一房难求;人们年均居住时长从一两个月延长至三四个月,选择全年定居者也已不是个例。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3万户成渝家庭在九坝置业旅居,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九坝人”。当重庆变成驿站,九坝成为心安的家园,这群成渝“候鸟”在此归巢,书写着从短暂避暑到长久栖居的崭新篇章。
放眼整个遵义地区,优质温泉资源与特色美景同样吸引着众多游客打卡体验。森林康养、温泉养生、阳光康养……得益于各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政策的有力支持,生态康养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黔北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昔日的避暑胜地,正蝶变为令人心安神定的新故乡。
游客在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乘船畅游,欣赏景区美景(李仁军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融入优质医疗 推动医养结合
当“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升级,遵义正悄然上演一场关于第二居所的功能晋级。
这里不再仅是盛夏的短暂驿站,而是承载着康养、社交、投资等多重期待的身心安顿之所。其中,医养结合的创新模式,如同一根金线,将医疗资源与康养生活精密缝合,为“候鸟”们织就了一张无病养老、有病就医的安心网。
在桐梓九坝林达小镇的康养中心内,AI筛查设备无声运转,实时连接着远方西南医院专家的智慧;九坝印象社区里,从重庆三甲医院退休的李法琪医生,则成了邻居们信赖的“宝藏守护神”,随时守护着大家的健康。更令人心安的是公共资源的便捷——在九坝印象,被业主誉为“C位度假”的核心体验,便源于出门一公里内即可享受医疗、购物、政务等完善配套。这份安心,是宜居最坚实的基石。
康养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康养+”的创新模式,正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中医药等资源,深度融入生态旅游,为旅居者打造可感可享的全方位幸福服务。
放眼遵义,这股依托凉优势而蓬勃发展的康养避暑经济,正持续升温。全市聚焦“避暑度假到遵义”主题,以20个旅游生态圈为载体,推出医养结合、清心山居、品茗微醺等“悦·遵义”夏季业态场景,为八方宾客奉上医养结合套餐。避暑胜地,正依托生态与医疗服务的双重升级,变成令人心安的康养宜居之乡,让“候鸟”们留下的,不仅是美好的夏日回忆,更是四季相伴的健康与归属。
在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游客赏竹海清幽,享夏日清凉(张浪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文旅康养结合 培育旅居产业
桐梓林达小镇以40亩共享农园唤醒都市人的田园情怀,业主可亲耕方寸田园。不远处,四季三餐药膳食堂凭借黄芪炖土鸡等药膳,成为重庆游客的疗愈食堂。九坝印象“印象甄选”平台则架起助农桥梁,让土猪肉、走地鸡直供业主餐桌,年助农增收30万元。
进入7月,九坝风情街清晨便人头攒动,当地土鸡、蜂蜜热销,成渝游客带来的荣昌卤鹅、重庆火锅等特色美食亦汇聚于此,交融出丰富滋味。
旅居产业正牵引出一条活力链条。今夏,遵义依托“红色圣地”的精神厚度、“避暑天堂”的生态温度、“服务至上”的人文热度,广迎八方客,更以“旅居经济”为翼,全力推动凉资源向澎湃热效应转化。
桐梓九坝、习水双龙等一批旅居小镇悄然兴起,邀人“枕着风景入眠”,慢享山居。旅居正从短暂打卡升级为桐梓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时尚,吸引游客体验“有一种叫九坝的生活”。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合力推动产业繁荣。同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激活主体、优化服务,全力擦亮旅居品牌。
参与“桐梓村晚”的游客们(桐梓县文旅局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邱胜
一审/屠琪
二审/周芸吉
三审/吴文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