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香漫山野间
——浅探怀化“咖啡经济”如何搅动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龚彦
咖啡,一直是城市精致生活的标志性符号。近年来,随着咖啡业态逐渐下沉进入乡村场景,它便成了“慢节奏”“理想生活”的代名词。
在怀化,从杨村到城南,星罗棋布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独特的文旅体验备受市民青睐,既为乡村带来了客流与人气,也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杯小小的咖啡,悄然成为串联起乡村业态更新、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新纽带,为这座城市的消费市场与旅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版图绘就——
“一杯咖啡”串起山野新坐标
从怀化鹤城区阳塘村的“瀑布咖啡”,到杨村S325国道旁的“咖与念自然美学庄园”;从杨村村的“秘密花园”,到城南街道禾塘村的“咖啡小镇”,一间间特色咖啡店在怀化逐渐聚势成群,勾勒出独具怀化特色的“咖啡版图”。
2024年,来自湖北荆州的“85后”青年聂文俊在社交平台上偶然刷到阳塘村瀑布的视频,湍急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青山环绕的静谧画面让他瞬间心动。他主动联系视频发布者——阳塘村支部书记蒲宏炳后,详细了解了来到村里创业的可行性。经过几个月的考察筹备,他毅然舍弃家乡经营多年的农家小院,带着妻儿举家定居怀化。今年5月,“瀑布咖啡”正式开门迎客。
(位于龙口瀑布的云端茶舍与瀑布咖啡小屋)
在城南街道禾塘村,栖迟、芭芭露亚、yolo怿馆等8家咖啡馆一字排开,“咖啡小镇”不仅赋予了乡村诗意栖居的“咖啡色”滤镜,更无形中改变了村落客群的结构,青年群体占比明显增多。“栖迟咖啡是小镇的首家文创咖啡栖息地。”禾塘村支部书记尹德静告诉记者,社交平台上的广泛传播,使栖迟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首选“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咖啡馆停车场都被挤得水泄不通,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手执咖啡、闲话人生,将都市的匆忙揉碎成一段慵懒的“慢时光”。
而位于鹤城区杨村S315国道旁的咖与念自然美学庄园,以打造“全年龄段休闲空间”为定位,既有适合亲子家庭的共享农场、儿童游乐区,也有满足年轻人需求的草坪音乐节、户外婚礼、团建活动,以及中老年群体偏好的茶艺、摄影等项目。在近日湖南省文旅“新花YOUNG”生态大会暨青年主理人友好发展大会上,“咖与念自然美学庄园-咖啡产业全链条体验”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美学主题与综合业态模式,入选“文化旅游新业态”榜单,成为怀化市文旅创新发展的亮点。
(游客在休息区品尝咖啡和奶茶)
种种迹象表明,商家主体及客群多元化、年轻化的“一杯咖啡”,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型“流量密码”,搅动着怀化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
体验焕新——
“一杯咖啡”盛满山水与乡愁
坐落在山野的咖啡,远不止一杯咖啡的美好。它们以自然为墙、以慢时光为窗,为游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沉浸式风景与体验。
鹤城区阳塘村的山涧间,一道瀑布倾泻而下,水雾氤氲中,一座由水电站机房改造而成的“瀑布咖啡”格外显眼。如今,瀑布咖啡已成为阳塘村的“流量密码”。游客们坐在临窗的位置,一边啜饮咖啡,一边欣赏瀑布飞泻的壮阔,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无需远行,即可放松”,这是咖与念自然美学庄园主理人吴建平一直以来的理念,庄园距城区仅10分钟车程,选址可谓“自带流量”。50余亩的空间里,植物环绕的咖啡木屋、洒满阳光的玻璃花房、草坪上的露营地、星空下的烧烤区……一步一景,皆是风情。
(咖与念自然美学庄园)
“看到游客们各得其乐,露出灿烂的笑脸,真的很满足,很有成就感。”吴建平说,“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怀化人自己的‘后花园’,既有内涵又有温度。”
城南街道禾塘村的“咖啡小镇”,则演绎着“唤醒老屋”的生动实践。该村在鹤城区的指导下,聚焦“五共五美”怀化模式,抢抓全球湘商大会、省旅发大会机遇,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盘活闲置房屋,充分发掘老屋的传统文化底蕴,打造了晴栖别院、半山居、栖迟咖啡馆等30余家特色网红打卡点,让游客品的不只是咖啡,更是老宅的故事、村落的肌理。据了解,该村累计租赁翻新老屋160余栋,“唤醒老屋”模式也入选怀化市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十大创新案例。
(游客品尝咖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独具特色的咖啡馆大多开在离城区不远且风景优美的城郊地区,可以将乡村的宁静、自然与都市的时尚、便利相互融合。
方兴未艾——
“一杯咖啡”激活各方新动能
一杯咖啡的力量,远比想象中的更“提神”。怀化的这些咖啡馆,不仅带来了客流与人气,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业态更新、村民增收、乡村蝶变的层层涟漪,让“流量”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增量”。
禾塘村的蜕变是最生动的注脚。“2020年栖迟咖啡刚开业时,村里对咖啡经济毫无概念,对周边咖啡文化的打造也是一篇空白。”尹德静告诉记者,经过五年深耕,不仅栖迟咖啡已从单一咖啡馆发展为集君兰咖啡、竹舍山下餐饮于一体的复合型经营实体,10余家特色打卡点次第涌现,形成集咖啡、餐饮、文创于一体的产业链。如今,“咖啡小镇”不仅为禾塘村注入时尚活力,30余名村民还在此实现就业,昔日沉寂的村落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周末休闲地”。
(城南街道禾塘村的“咖啡小镇”)
咖与念自然美学庄园则在探索“咖啡+文旅+农业”融合路径中先走一步,庄园在原有的基础上一边运营一边扩大完善,未来还计划联合非遗手工、艺术培训等业态,打造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场景。
阳塘村更因“瀑布咖啡”迎来发展新机。借着瀑布和咖啡馆的热度,村里向上争取了200万元资金,完善了公路、游步道等基础设施;“瀑布咖啡”最高日销能够达到600多杯,后续将拓展更多相关配套;今年7月份,当地村民彭宏伟在聂文俊的指导帮助下,在瀑布口新开一家茶咖一体店,与“瀑布咖啡”成了“邻居”,虽风格迥异,却同样热闹。两家咖啡馆共同解决了20余名村民的就业需求,让村民在家门口尝到了“咖啡经济”的甜头。
(咖啡木屋)
当一杯咖啡成为连接工作、社交、文化和乡村振兴的枢纽,咖啡馆便超越了物理空间的意义,化身现代都市人精神栖息与价值实现的“第三空间”。未来,谁能更好地承载人们对品质、效率、体验与归属感的复合期待,谁就能在这片香气四溢的竞逐中赢得先机。在怀化,这场关于生活美学的实验,才刚刚开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