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怀着对伟人的敬仰和对这片红色土地的向往,我踏上了橘子洲头这片神圣的土地。当我踏入橘子洲,仿佛走进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壮丽画卷,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道风景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从地铁站走出,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湘江水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乘坐观光车缓缓前行,道路两旁的橘树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橘子洲的历史变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宛如跳跃的音符,演奏着一曲自然的乐章。远处的湘江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穿梭,与岸边的绿树、高楼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很快,我来到了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前。这座宏伟的雕塑屹立在橘子洲头,以其震撼人心的气势和细腻逼真的雕刻,展现了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胸怀天下的伟大形象。雕塑中,青年毛泽东目光深邃而坚定,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他的头发随风飘动,衣衫猎猎作响,仿佛正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带领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站在雕塑前,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仰之情,仿佛穿越时空,与伟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此时,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荡,与雕塑相互映衬,更显其庄严与神圣。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却无法冷却我内心的澎湃。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感受着伟人的精神力量和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沿着江边漫步,来到了问天台。这里三面环水,视野开阔,是当年毛泽东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豪迈天问的地方。站在问天台上,极目远眺,湘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西面的岳麓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山上的岳麓书院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东面的长沙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展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湘江水滔滔北流,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此时,江面上吹来一阵微风,带着丝丝凉意,让人神清气爽。我闭上眼睛,聆听着江水的流淌声和风声,心中不禁涌起对伟人的无限敬佩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离开问天台,我走进了橘子洲的园林景观区。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宛如一个世外桃源。漫步在蜿蜒的小径上,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之中。路边的橘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青黄相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偶尔有几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为这片宁静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沿着小径前行,来到了望江亭。这座古朴典雅的亭子坐落在江边,是游客休憩和观景的好去处。我走进亭中,坐在石凳上,望着眼前的湘江,心中感慨万千。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有的是运送货物的货船,有的是载着游客游览的游船,它们在江面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浪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上画卷。远处的杜甫江阁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与湘江的美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诗词碑前。这座石碑上刻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字体刚劲有力,气势磅礴。我驻足碑前,轻声吟诵着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诗词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和豪迈情怀,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伟人的伟大抱负和革命精神。此时,阳光洒在石碑上,映出金色的光芒,仿佛是对伟人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的赞美与歌颂。我用手轻轻触摸着石碑上的文字,感受着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底蕴。在这一刻,我仿佛与伟人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整个橘子洲被染成了一片金黄,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我站在洲头,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不舍。这次橘子洲之行,让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橘子洲头,这座承载着伟人足迹和革命精神的圣地,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湘江万里抱沙洲,百载风云眼底收。塑像巍峨凝浩气,词碑遒劲锁清秋。问天台畔涛声急,枕江亭前橘影稠。最是风华年少处,红旗漫卷接洪流。”在离开橘子洲的那一刻,我回头望去,只见那座雄伟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这片美丽的景色和伟人的精神力量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感慨,我踏上了归途,心中却依然澎湃着对橘子洲头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记者 朱淳兵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