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青海之旅第12天
文/俞敏洪
今天是2025年5月30日,青海之旅的第十二天,环青海湖骑行的第三天。
夜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没有中断,真是夜雨连天夜入梦。为了阻止犯困,我昨天喝了过量咖啡,浑身创伤疼痛,差不多一夜未眠。早上起来,雨稍停,我到青海湖边,去听苍茫中的涛声,看长云暗山下的烟波浩渺,感受另外一种个性的青海湖。
早饭后,雨停了,我们出发到昨天的圣泉湾。朋友们都建议今天不再骑行,我受伤了,路面湿滑,怕再出事故。我看了一下路面,柏油路相对粗糙,不至于打滑,决定继续骑行。冒着朔风,还有小雨,不时雪花飘落,我们一鼓作气,三十公里,骑行到了刚察县城的坛城,这是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到达坛城的时候,阴云已经散开,太阳欲出。这里有湟鱼培育放养基地湟鱼家园,让游客来放生培育出来的小湟鱼,是一个既保护了湟鱼,又丰富了旅游资源的项目。当地朋友在这里安排了藏医学还有农产品的一些展示,我们一一看过,然后就去看培育的小湟鱼,并参与了小湟鱼的放生仪式。我们把鱼缸里的鱼,倒入一个有着旋转水流的大石缸里,石缸中间有个洞,鱼随着水流进入,就到了下面的湖水里,从此悠游在青海湖中,直到长大。
但现实并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放生地的外围,有成群的棕头鸥在飞翔,有些小鱼到了湖水里,在水面上游动,结果鸥鸟一个俯冲,就把鱼叼走了,生命还没有真正开始就结束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即使没有被叼走的鱼,游向了大湖,也不一定就能够安全成长,其他的天敌无时无刻不在窥视着机会。看似充满诗意的生物界,比如我们形容的百鸟飞翔、鱼翔浅底等,其实背后隐藏的,都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机会,是一场生命与生命的较量。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常常一段和平的岁月,往往是以血腥的战争为代价的。比动物更加残忍的是,人类作为同类,往往会为了一个理念和主义的不同,而互相杀戮。到今天为止,人类依然深陷在执念、贪欲和虚妄之中,并没有真正学会互相宽容、理解和共处。人类的悲剧之根从来没有拔掉,只要有机会,就会开出罪恶之花。
中午,我们在蕃域藏城林卡酒店吃了午饭,这是一位藏族汉子和汉族姑娘结合,做成的一项事业,爱情之花开在了祁连山脚下、青海湖之滨的刚察。他们为我们准备了精美的藏餐,让我们身心愉悦,补充能量去面对饭后要骑行的一百公里左右的道路。
饭后,天空已经开始放晴,太阳如羞涩的姑娘,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时从云里露出半个脸,又隐到云层后面。因为昨天少骑行了30公里,今天为了到达目的地,不得不全力拼搏。老天也似乎要考验大家的毅力,骑行不久,就是一个大坡连着一个大坡,短短的距离爬升了海拔200米左右。经过了前面两天的骑行后,大家已经有点咬牙切齿,而我每骑行一圈,膝盖和肩膀都隐约作痛。但我知道肯定不能放弃。我的放弃,意味着整个团队的放弃,意味着团队目标的失去,也意味着某种精神的丧失,意味着本应该精彩的一段人生道路的中断。我带头努力,当大家把“放弃”give up两个字抛到九霄云外,头脑中唯一剩下的就是“坚持到底”!
图片来源:网络
途中,我们骑行到了普氏原羚的保护区。普氏原羚,是和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动物,全球现存也就3000多只,因为俄国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边发现而命名。和藏原羚不同的是,普氏原羚的两只角,长成了心形的弯曲,屁股又有白色心形绒毛,于是从头到尾成了爱的动物。过去,普氏原羚被认为是普通黄羊的一种,一直遭到猎杀,现在开始保护,终于从濒危的边缘,在牧民的努力下,回归到了相对安全的状态。
人类往往在失去之后,才知道拥有的珍贵。好在,现在普氏原羚已经得到了充分保护,居然能够和家畜们共用草场,只不过会更加小心翼翼傍晚出来觅食。我们到高高的观测台上,用望远镜看它们在悠闲地游荡,这个季节,母原羚已经到山里面去产仔,于是,所有的公原羚不再打架,和平相处,还互相依偎,那种为了母原羚你死我活,甚至把角插到对方肚子里的行为荡然无存。曾有船长告诉我,远航船上,一般严格禁止女人上船,否则常常会发生械斗事件。看来人离开动物性也并不远。
普氏原羚的所在地是哈尔盖,我的同班同学西川,在1985年我们毕业的那一年,曾经来到这里,并留下了一首诗《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像今夜,在哈尔盖/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我们一起朗读了西川的诗,把我对于青春回忆的思绪扔在风里。当西川怀着诗人的情怀来到哈尔盖的时候,我正在北京因为一门毕业考试的不及格而焦头烂额。
我们继续前行,离开刚察地界,走进海晏境内,河清海晏,多美好的寓意。解放后,在海晏的金银滩,凭空建设了原子城,为祖国河清海晏奠定了基础,冥冥之中,这个原来只有牛羊的地方,完成了地名所赋予的神圣天命。
以前骑行,从来没有发现前面的道路是如此漫长,漫长到了没有尽头,大家的腿脚已经麻木,只是机械地前行。我们从G315转向了绕湖的S207县道。轰隆隆的大卡车没有了,两边的景色变得更加壮美起来,右手是湖,左手是山,湖是青海湖,山是祁连山,眼前是路,对,就是一条路,像一条哈达,把你引向天边。
在翻越了几个坡度之后,突然发现一群马队在垭口迎接我们。原来是当地的牧民,听说我们骑行队伍经过,来到山口迎接。他们的呼喊,给了我们续命的力量,一口气骑上了山坡。在牧民的陪伴下,我们到了尕gǎ海草滩,这里是山海之间一片广袤的草原,牧民在这里搭起了黑帐篷,载歌载舞地过着端午节。藏区端午节,又称桑杰曼拉,是药师佛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祈求安康健康,常常伴以温泉沐浴等。我们加入了牧民欢乐的队伍,一起品尝酥油茶、水煮牛羊肉,同时参与射箭活动等,把骑行的劳累放到脑后,度过了一段轻松欢愉的时光。
离开尕海草原,我们前面还有30公里的路程,阳光已经西斜,明媚的阳光照在高原草甸和湖面上,那是一种别样的光影世界,让你似乎进入了一个映照天地的玻璃球,和宇宙同体,希望一切都从此不再变幻。那在天水一色处的沙丘山,显示出妖女一样的曲线,让你诗情奔涌,势不可挡。我也是骑行累了,骑一段,就找个看风景的理由歇一会。当晚霞满天,夕阳越过山丘,把一切都染成金黄色的时候,我们背对夕阳而立,把自己变成了天地间的一道剪影。而此时,离我们的目的地同宝山露营基地已经很近,那欢迎我们的歌声缥缈地传来,让苍茫的大地,溢满了回家的召唤。
在骑行了130公里之后,大家在疲乏至极后产生了兴奋的反弹,一起欢歌笑语,内心充斥着对自己的骄傲,舍不得轻易放过这一天,大家几乎产生了午夜继续骑行的豪情,我知道这是人精神的胜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走出了自己的方寸之地,让辽阔的天地成为我们天当被地当床的舞台。
我们更加开心今天已经来到金银滩的边缘,明天我们将深入金银滩,去感受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爱情,去敬拜为了祖国的挺立而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们。我在山海之间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和你说晚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