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墨边境的一次经历
▓ 张小冬
2018年6月至7月去了趟美国,期间从洛杉矶去了墨西哥的蒂华纳,它是墨西哥的西北边境城市,位于下加利福利亚州西北端的特卡特河畔,临近太平洋,北距美国圣迭戈19公里,是墨西哥第四大城市。
中途在圣地亚哥港登上了美国航空母舰参观游览。这是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曾是美国海军的一个标志,是美国海军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的首舰。1992年这艘航母最终退役,2004年开放成为博物馆。航母很大,甲板上停了不少飞机。你可以进机舱拍照留影,下到机库里面,这里也停了不少飞机。我们在甲板上从头走到尾,下到机库后又去看了士兵的休息间,在小卖部还买了瓶矿泉水。
随后,驱车前往墨西哥。我们来到美墨边境,边境有高墙和铁丝网,但我们从美国进入到墨西哥却是异常轻松。这里既没有警察把守,也不用出示任何证件。走过一条长长的中间地带(约100多米),边走边停,走了将近20分钟,从标有“MEXICO”字样的大门进入墨西哥边境大厅。有美国签证,盖个章就过了。再通过一道旋转铁门,我们就从美国来到墨西哥了。
由于是美国的近邻,这座城市成为美国市民周末的出游之地,旅游业发展迅猛。进入墨西哥后,虽然是一关相隔,但一下感觉两边差距很大。
这里看不到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马路两旁,具有不同色彩的建筑。整个城市就像是一块色彩绚丽的画布,各种建筑外墙上,大面积的色块夺人眼球。就连宽阔整洁的人行道上都铺着咖啡色和黄色的地砖。
城市杂而乱,我们沿着窄窄的马路在街边商店随意闲逛着,看了一下里边的货架与我国一般城市的价格差不多,因为手表电池没了,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小店铺花一美元换了一个电池,在超市买了两袋咖啡、两袋巧克力,价格也不贵。
墨西哥人的长相带有一点点印第安人的特征,肤色偏棕色,黑眼睛,头发也是深色。在一个广场上看了会当地人的表演,感觉非常热烈。中午找了一个中餐馆,吃了两碗面,下午参观了文化中心和市政厅。
天黑前又返回海关,因为我们是晚上从洛杉矶回国的航班。进海关前,我把包里不准带的食物全部处理了,最后一个苹果在排队进关前,我两三口快速解决。那天去美国的人很多,海关队伍排得很长,验过护照后,手提包过安检,就在包过安检时,安检机报警了,那个美国警察示意我停下,要我拉开手提包拉链,我打开手提包,他看了看,又用手随意拨弄了一下,没有什么违禁品,就是餐巾纸、相机、手机、毛巾、一个空的茶杯。
此时,安检机又报警!
警察随即丢下我,向后跑去。我向后一望,正在打开那人的包检查。乘这时没人管我,我便拎起包,走出边检门,随后还在大门口照了张像。听后面出来的人讲,那个人护照被收了,走不了了。
我上了大巴,坐下来,喘口气,拿瓶矿泉水喝了两口,随手在包里拿餐巾纸,手碰到一个滑溜溜的东西。低头一看:一个苹果!
顿时吓了一跳,冷汗就出来了:怎么还有一个苹果呢?如果刚才在海关被查出来,后果不堪设想,今晚肯定走不了。因为导游在出关前再三强调,所有食品绝对不能带进美国,一旦查出来,护照沒收,还将面临拘留的后果。所以想想真是后怕,算是老天爷保佑,有惊无险。
这一路上始终心神不宁,终于在晚上6点到了洛杉矶机场,机场人山人海,随后又是极为严格的安检,终于在晚上11点10分登上国航CA8204航班,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美墨边境之行,成了我人生中有惊无险的一次重要经历。
【作者简介】张小冬,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副主编、江苏省散文协会会员、南京机关作协艺委会副主任、南京市作协会员,玄武文联文学协会理事。南京楹联家协会理事。多有书画、文学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作品获省级和市级创作奖,多次参加慈善艺术品拍卖,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中国画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以及南京大学、南京栖霞古寺等机构收藏,其中三峡长卷被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作为该馆的陈列艺术品长期展示。曾在南京,马来西亚举办画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