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彭程
在浙江舟山定海,我走入了一条美丽的山间绿道。
这是一条名为“东海云廊”的步行绿道,逶迤盘旋于五座相连的山峰之间。这五座呈弧形排列的山峰——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竹山——仿佛两条向前伸出的臂膀,将整个定海湾围拢于怀抱之中。
绿道的缘起,是定海的一项水利工程。近年来,为了解决海岛城区防洪排涝能力的不足,舟山定海区全面部署实施了一项“五山水利工程”,在这五道山峦间建造了涵洞、隧道、桥梁、水库、泵站等一系列水利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汛期城区的抗洪能力。工程完成后,原来的施工便道经过完善和绿化,成为一条全长25公里的生态步行绿道,串联起“城市、山体、海岸、海湾、海岛”五大界面。它仿佛一条在缥缈云雾中穿行的廊道,因此有了“东海云廊”这个饶富诗意的名字。
半日的游览,深切地体验到了绿道之美。
蓝色沥青铺设的路面,仿佛一条缭绕在半山腰上的飘带,依山势而起伏盘曲,与周边酣畅浓郁的无边碧绿,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随着车轮的转动,风景的形态也千变万化,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此刻,前方是一片茂盛的枫杨树林,密不透风,仿佛一堵厚重的墙壁正在迎面撞来,带给人惬意的压迫感;峰回路转,眼前是一大片辽阔的花海草甸,绿茸茸的草地上绽放着各色花朵,仿佛繁星点点;继续前行,视野中又出现了一个水库,碧波荡漾,倒影如染。车子时而行驶在两峰夹峙的狭窄谷地间,头顶上方的灌木丛和野草沉沉地悬垂下来,时而又来到一处高坡,下面的绿野平畴和农家屋舍历历在目。耳畔蝉鸣鸟啼不绝如缕,又与竹暄松吟之声相融汇,交织成一片天籁。裹挟了浓郁草木味道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不由自主地大口呼吸,鼻翼翕动。
秀美宜人的风光,与次第闪现在眼前的许多人工建筑相互映衬,让人目不暇接:老旧防空洞改建而成的艺术馆,利用现代虚拟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时光隧道,面向研学活动的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适合家庭露营与户外活动的草坪和滑草区……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僻野,被精心打造成了集水利、健身、休闲、观景、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乐园。一路上,时常与徒步上下山的人们擦肩而过,他们中有一身运动打扮的老年人,或健步如飞,或悠然漫步,也有三五成群的中学生,年轻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欢欣。
该是自己从事文化工作的缘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擂鼓山上的一段行程。五座山峰各有不同的主题设定,擂鼓山以“崇文重学”为主线,一段近六公里长的状元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状元阁、及第廊、拙修斋、聚贤亭、进士墙等,以古雅的建筑形式,介绍展现了定海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旨在让人们回望和体认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赓续定海的绵长文脉。
其中,聚贤亭位于擂鼓山顶,在它的旁侧,一片香樟树林边,一组由七座塑像组成的塑像群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七个人或站或坐,围成一个弧形,面朝绿道的方向。他们是籍贯定海的宿儒大家以及在此地留下过仕宦足迹的各方名士。
我看着每一座雕像脚下铭牌上的名字:柳永,以其“市井之声”开创了一代词风的北宋词人,曾经在此当过盐官;一山一宁,元代佛教临济宗高僧,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黄式三、黄以周父子,清代浙东学派经学大师,以礼学研究著称于世;金性尧,当代著名文史大家,我的书柜里就有他的好几部古典文学研究著作……望着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对定海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塑像群靠边的位置,是女作家三毛。她坐在一把靠背圈椅上,面带微笑,长发飘逸,右腿蜷曲踩在椅子面上,左手抱膝,右掌抚着脚面,一副洒脱不羁的姿态,让人想到她鲜明独特的个性神采。我们一行都是来参加定海主办的“三毛散文奖”颁奖典礼的获奖作者,对她自然会有特别的关注。
车辆继续前行,视野中出现了一片连绵的竹林,竹竿高大挺直,茂密的枝叶在微风中拂动,窸窣作响。这是竹山,“东海云廊”绿道的最后一段。竹山路段的主题是“警钟长鸣”,各个景点设施围绕历史教育而展开。这一段路的尽头,便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首战之地。一百八十多年前那一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鸦片战争,就是从这里拉开了帷幕。在古战场的断垣残壁上,建立了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和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
车子在纪念馆前停住,我们走下车。这里是一处平台高地,可以望见不远处的海湾,以及两座邻近海岸线的岛屿。当年英国军舰就是从那里炮击定海,进犯舟山。我们步入展厅。这里陈列的众多实物和照片文献,定格了那一段血与火、耻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面对凶残骄横的侵略者,守护舟山的清朝官兵与普通百姓以血肉之躯英勇搏斗,前赴后继,牺牲惨重,谱写了一曲凛然不屈的英雄乐章。展厅里庄重严肃的气氛,是在提醒每一位参观者勿忘国耻,铭记英烈,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为了守护生命的尊严。
半日云廊,行色匆匆。印象纷至沓来,层层叠叠地堆积在脑海里,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觉。但没有理由不珍惜这种丰盛的馈赠。想到今后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咀嚼和消化这些印象,让记忆中的繁复感受得到过滤和整合,化作情感与精神的丰厚滋养,一种快意便在胸间氤氲开来,仿佛轻纱般的雾气在云廊旁的竹林里弥漫。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