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不仅是一块革命圣地,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个暑假,为满足游客的观展需求,吕梁各地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为游客奉上丰富的文化盛宴。同时,通过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进一步满足公众的参观需求。沉浸式体验、多元业态融合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博物馆,为城市文旅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博物馆迷”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来到吕梁,打卡藏在吕梁山里自带清凉滤镜的“宝藏”博物馆,在市博物馆的袅袅汉风中领略英雄辈出的时代,到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和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聆听红色吕梁故事,感悟吕梁精神。
吕梁市博物馆 省内唯一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一路南下来到吕梁,这里坐落着山西省内唯一的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吕梁市博物馆。对于“博物馆迷”来说,怎能错过。
吕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涵盖吕梁出土的汉画像石及商代青铜器等,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2003年,该馆凭借 “铁笔绣像 浪漫汉风——吕梁汉画像石艺术展”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成为山西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博物馆。
步入吕梁市博物馆,一幅气势恢宏的汉代历史画卷便在游客面前徐徐展开。吕梁出土的汉画像石多以耐磨的砂质叶岩为材料,图画的墨线和色彩历经数千年仍不失其色,展现了这片土地的不凡魅力。
尤其是博物馆镇馆之宝——左表汉墓中的“火牛阵”画像石,展现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壮观场景。其细节更是让人啧啧称奇,石刻上描绘了一名武士与一头牛搏斗的场景,旁边信陵君的侍从朱亥为了救赵国奋勇而战。这个故事早已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些石刻则是这一辉煌故事最真实的记录。
还有一块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像石,出土于离石区马茂庄村的东汉左表墓,它的主题图案为“仙人戏龙马”。只见画面中一名仙人站立在山顶,手执仙草正在戏龙马。有学者认为,仙人是一个头梳双髻、肩生双翼的羽人。画像石上的柿蒂纹是汉代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纹样是人们从顶部观看到盛开莲花的模样。莲花代表天庭中的华盖,可以说莲花是天穹之花,反映了汉代人神秘的宇宙观。
2024年,吕梁市博物馆实施了改造工程,引入三维扫描、VR等技术,重点完成了数字化展项开发,如汉画像石分布互动屏、墓室复原场景探秘等11项交互装置;智慧化平台建设,构建了“智慧管理、保护、服务、运营”四位一体系统,集成大数据管理、环境监测等功能;沉浸式体验升级,通过情景化空间设计让游客“穿越”至2000年前吕梁的历史场景中。今年暑假,该馆在每周六、日延时开放至18时(17时30分停止入馆),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吕梁山革命博物馆 革命文物多达1万余件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不仅有沉甸甸的历史故事、原汁原味的黄河故事,还有蕴含吕梁精神的红色故事。沿着旅游公路来到离石,一定要打卡吕梁山革命博物馆。
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由主馆和一个分馆组成。主馆位于离石区武当文武学校东侧,集中展示了吕梁革命的光辉历程。2021年,该馆又在中阳县神圪垯村设立了分馆,该馆馆藏文物高达万余件。
进入主馆,“鲲鹏击浪从兹始”“东征抗日鏖战急”“愿拼热血卫吾华”“光辉足迹遍吕梁”“吕梁精神耀九州”等9个部分,为游客展示了晋西游击队、红军东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革命文物。许多热爱红色文化的游客在观展后感慨地说:“这里有一个完整的吕梁革命史体系,值得一来。”
开馆办展以来,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始终坚守着“展示红色文物,传承革命精神,讲好吕梁故事,弘扬吕梁精神”的办馆宗旨。目前,已被命名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吕梁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
带娃去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的“宝子”们,建议让孩子们到体验区体验一下战壕暗堡、战地传讯,还有印有革命文物图案的笔记本、书签及以吕梁英雄形象为原型制作的积木、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值得收入囊中。
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 穿越古战场回望冷兵器时代
去年8月,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其中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和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分别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国家三级博物馆。
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创办于2014年,紧邻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是经山西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一家专题性古兵器博物馆。2016年,在临县碛口古镇设立了分馆。
走进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仿佛倾听到来自遥远战场的呐喊,不禁让游客们回望镌刻在兵刃上的故事。该馆馆藏文物有3000余件,主馆分为 “石破天惊兵器始祖”“青铜闪耀吉金华章”“苍劲秦汉四夷宾服”“时代巨变冷兵之巅”“巍巍吕梁英雄故里”等10个展区。展品含石质兵器、青铜兵器、钢铁兵器、火器四大类,讲述了绵延数十万年的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历程。其中,镇馆之宝——汉代错金铭文青铜剑,剑身刻有精美纹饰与古老铭文,历经千年仍锋芒毕露,堪称古代兵器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
此外,该馆的数字兵器剧场运用VR与全息投影技术,在数字剧场打造了沙场沉浸式体验区。游客戴上设备,可穿越至古战场,手持虚拟兵器参与模拟战斗;全息投影呈现的“古代兵器锻造坊”,动态展示了匠人制模、浇铸、打磨的全过程。剧场还设有“兵器对话”互动环节,通过AI技术让古兵器“开口”讲述其征战故事与历史价值。针对军事爱好者与亲子游客,该馆开设了兵器文创工坊。游客可参与“青铜兵器纹样拓印”“迷你兵器模型制作”“冷兵器折纸体验”等项目,亲手制作专属文创;工坊还定期邀请非遗锻造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铸剑、淬火技艺,让古老工艺在实践中焕发新生。
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将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和通俗性、趣味性、互动性有效融合,又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集于一体。暑假,咱带娃就来这里,穿越冷兵器时代。(本报记者 田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