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到了云南的沙溪古镇,一看,挤满了游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电视剧的推动,这座古老的西南古镇变得喧嚣热闹,不复以往的寥落静谧。
有多少经历岁月风霜的古城古镇,也如沙溪一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又有多少依然在时光中沉寂着。
在遍地古建筑的山西,有许多古城古堡古镇古村散落在各处,在黄土上、山林里,沉寂不语,曾经的辉煌被岁月掩盖,如褪去光芒的珍珠一般,逐渐为世人所遗忘。
山西地域文化研究学者、人文历史作家杨平再次书写山西。这次,她将焦点放在散布在山西大地上那些冷门颓败的古城古村,将她二十多年来行走山西赴各处古迹遗址探访的经历和记录整理成这本《满天斗星壁上观:中国山西文化古迹探寻记实》,也可以看作是她的前作《高堂粉墙烛下见:中国山西乡村古壁画探幽》的姐妹书。
其实这本《满天斗星壁上观》也不算是她的新作,早在十年前,杨老师就已经完成了这部书稿,只是当时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马上出版,如今终于得以重新安排出版。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当年她曾踏足的那些古城古村中,有些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如被重新修葺、进行旅游开发、纳入国保单位重修,等等,但杨老师还是决定对内容不作添改,仍然保留它们2016年前真实样貌的记录。
而这,也是本书的宝贵之处——宁化古城、碗子城、得胜堡、马邑古城、镇口堡、蒲州古城……当时光流逝,旧样呈新貌,那些被人们遗忘的古城古堡过往的真实样子也许难以再现,能记录下它们曾经的样子,这更显难得可贵,也是很多人想要一窥究竟的。
在明朝修建而今早已凋零败落的新广武城里,杨老师曾询问一位老人关于古城过往的历史。老人如数家珍般道来,为她描绘了一番古城曾经壮观的城墙城门和敌楼,还有曾经接待过慈禧太后的辉煌往事和商业繁荣的景象。末了他说道:“等我死了,你们啥都不知道啦!”
是啊,当曾经的高大建筑和城墙变为一抔黄土,当曾经见识过、了解过以往辉煌景象的人们老去、死去,这些古老的城镇无法再让世人亲见过往的真实,便如死去一般,也终将被世人遗忘,衰败消亡于岁月风霜之中,而我们,就“啥都不知道”了。
又或者,一些古城有幸得到重视和重新修建,进行旅游开发,但在现代商业化的遮盖下,人们也难以再见到它曾经真实的样子,不得不算是一种遗憾。
幸而,时光会变幻消逝,但文字不会死去。杨老师以朴实细腻的文字,将这些古城古堡二十年前的现场真实景象,以及遥远的历史往事、建城故事等,都一一记下,成为一本宝贵的山西古城考。
曾有网友问到,杨老师的那本《高堂粉墙烛下见》是否适合当作一本指导人们寻访实地的旅行指南?我想,那本书中记录拥有古壁画的村子都分散在偏远的山野之间,并不适合前去旅游。
而这本《满天斗星壁上观》所记录的古城古村,虽然相对比较冷门,游人罕至,但也算容易到达,多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之地,也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有些也已经进行重修和旅游开发。
所以本书也可以当作一本山西冷门古城古村旅行指南,有心者不妨跟随杨老师的脚步前往一探,看看如今的古城古村又变成了什么模样,是静谧如初,还是焕发了新活力?那些能讲述过往故事的老人家们是否还健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