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当下,文创产业以其 “小而美”的形态,承载着“大而强”的使命,重塑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表达与经济肌理。
为深入挖掘泉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城市魅力,持续深化“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IP,8月9日,泉在济南2025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这是一场专属于设计爱好者的创意盛宴,设计爱好者们将以泉为笔,讲述济南故事,展现泉城风采,传递时代回响。
这是一方为创意定制的开放、多元、共创的展示舞台。期待泉城市民以作品为声,打破边界,演奏泉在济南IP的时代强音。
大赛启幕搭建舞台
激活泉城文创基因
此次泉在济南 2025 文创设计大赛的启动,为济南文创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大赛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主办,多部门协办,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优秀作品。大赛以 “一年四季・泉在济南” 为主题,鼓励参赛者围绕泉城文化,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 “泉城好礼” 文化创意产品。
据悉,大赛即日开放报名,截至9月30日。优秀作品将由济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联合体投资孵化,获奖者可获得共同收益、知识产权买断等形式的转化回报。
此次大赛不仅是对济南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对“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IP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济南,因泉而生、因泉而兴,“泉” 是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灵魂。“一年四季・泉在济南” 城市 IP 的提出,将泉文化与四季特色有机融合,构建起立体的城市文化体系。
此前举办的“泉”在济南过暑假暨文创设计大赛宣推活动中,发布了“泉锦鲤”IP形象,该形象以锦鲤为主造型,融合趵突泉、荷花等地理标志元素,既彰显“济南依泉而建、伴泉而生、因泉而名”的城市基因,更传递“好运泉城”的美好祝愿与“泉迎四海”的开放诚意,诠释了“泉城无处不风景,一景一韵皆人文”。
文创浪潮链接古今
涌动泉城商业活力
在济南,漫步芙蓉街、宽厚里等热门景区,文创店铺星罗棋布。印着 “趵突腾空” 的冰箱贴、绘有 “佛山倒影” 的明信片、镌刻李清照词句的书签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这些承载着泉城文化的小物件,成为游客了解济南的一扇窗口。
济南的文创市场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济南公交推出的油旋儿公交车卡,将传统美食与日常通勤工具相结合,成为济南饮食文化的移动广告牌;济南市博物馆的铜鸮卣透光书签、粉彩三孔葫芦瓶立体冰箱贴等文创产品,通过巧妙设计,让文物 “活” 起来,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这些创新案例,为济南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让济南的文创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构建多元化的销售网络。
线下方面,在济南的各大景区、博物馆、文化街区等设立文创产品专卖店或专柜,方便游客购买。同时,举办各类文创产品展会和市集活动,为文创企业提供展示和销售的平台,促进文创产品的交流与合作。例如,每年举办的济南文博会,吸引了众多文创企业和设计师参展,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济南文创产品,成为推动济南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线上方面,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销售和推广。许多文创企业开设了官方网店,通过直播带货、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一些网红文创产品还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此外,济南还加强了与其他城市的文创产业合作与交流,通过参加国内外文创展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将济南的文创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提升济南文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联合创新聚合力
赋能文创产业集群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举办的泉在济南过暑假暨文创设计大赛宣推活动中,济南已经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联合体。联合体的正式成立,打破了文创产业 “单打独斗” 的模式,为济南文创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联合体秉持市场主导、创新发展、跨界融合、共生共荣的核心宗旨,旨在打破壁垒,推动政策扶持、学术研究、市场需求、资本注入等要素的高效融通,促进跨行业、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其学术顾问团队汇聚了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全球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首批成员单位则包括了深圳景之蓝、前海手绘、香港文创圈(中国)等国际文创领域的领军企业。
依托联合体的资源优势,济南文创产业得以吸引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协同参与文创产品开发全流程,推动创意从构思到落地转化。
同时,联合体还聚焦人工智能生成设计、元宇宙场景搭建、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开展文化IP数智化重构、沉浸式文旅体验升级等创新实践,进一步打通“产学研用”大文创产业链条。联合体将助力文创产品从“创意”到“落地” 再到“出圈”,推动济南文创产业迈向“集群发展”新征程,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泉在济南,创意无限。从 “一年四季・泉在济南” 城市IP的打造,到文创市场的创新探索,济南正以泉为笔,书写文创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在文化与创意的交融中,济南这座千年泉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着文化强市、世界泉水之都的目标阔步前行。(图片来源:“泉”在济南系列活动工作专班,视觉中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