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西侯度村附近,分布着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并且发现世界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1988年1月13日,西侯度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6月15日下午,我来到西侯度遗址景区,参观了这里的陈列室、圣火台、观景台等。2019年3月2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在西侯度遗址点燃。原始先民曾经在此生起的文明之火,化作青春的脉动,被接续,被传递。
在景区入口处的大门两侧,分别是西侯度遗址陈列室和古代体育文化展厅。1959年10月,中国科学院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率领考古队发现西侯度遗址。
1960年6月至7月,贾兰坡和王建等确认西侯度遗址为旧石器时代初期石器地点,野外编号6053地点。1961年至1962年,王建率领考古队在此进行发掘,获得石制品、烧骨、带有切痕的鹿角等。
在展厅中央的展柜里,陈列着几枚烧骨残片,发现于西侯度遗址的文化层。它们表面呈现出黑色、灰色、灰绿色,大部分为哺乳动物的肋骨、鹿角和马牙,应该是原始人类用火烧烤留下来的遗物。
通过古地磁测定地层,烧骨的年代为距今180万年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因此,有考古学家认为西侯度遗址是人类文明的起点,被誉为“人类圣火的点燃地”。
离开展厅,进入景区,顺着蜿蜒的台阶向上,登临名为“人疙瘩岭”的土山。这里位于黄河左岸的丘陵地带,可以俯瞰西侯度遗址的考古点,沟壑纵横,连绵起伏。
为了二青会圣火采集仪式,在人疙瘩岭修建圣火公园,以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为创作原型,打造蕴含原始震撼和自然质朴的神秘洞穴,讲述“火的发现”“火的礼仪”“火的驯服”。
穿过幽深的洞穴,登上山丘的顶端,宽阔的圣火台广场呈现在眼前。圣火台和看台的外形与周围的山体形似,跟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相互呼应,融于环境,天人合一。
游览完西侯度遗址景区,我使用无人机对这里进行航拍,环绕着人疙瘩岭飞行两大圈儿。从120米高空向下望去,圣火公园的全貌尽收眼底,周围连绵的山丘一览无余。
在人疙瘩岭的北坡,有一个名叫“后山根”的地方,那里暴露出一处厚达18米的早更新世砂砾层,编号为6053E地点。继续向西,还有一个名为“后山口”的地方,编号为6053W地点。当年,西侯度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均诞生于这两个地点。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蕴藏着人类文明起源的密钥。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西侯度遗址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甚至可能会打破人类文明的“非洲起源”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