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逗留了几个小时,出来时阳光正好,仿佛在等我们走向另一种呼吸。
不到几步,就是雅拉河——这条养育了墨尔本的母亲河,几百年来静静见证着这座城市,从原住民的聚落、淘金热的繁华,到如今的悠然与浪漫。
我们在已有120年历史的王子桥上驻足。脚下,游船缓缓滑过,水面被阳光切成碎银。
这座桥连接着北岸的斯旺斯顿街(Swanston Street)与南岸的圣基尔达路(St Kilda Road),是墨尔本的重要主干道。
桥面上,电车和行人来来往往。古典灯柱整齐排列,每一根上都镶有王子桥的徽标,雕刻着皇冠、袋鼠、绵羊、帆船、鲸鱼等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元素,细节精致而典雅。
目光先投向北岸,前卫的联邦广场、CBD的现代建筑与北岸绿荫交错成趣;远处,圣保罗大教堂的尖塔直指蓝天。
左前方的弗林德斯街车站,绿色圆顶与钟楼并立,依旧以百年的耐心守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桥下右手的河岸,是Riverland咖啡厅,阳伞下满是惬意的笑声;行人悠然,单车铃声轻响,咖啡香混着青草气息在空气中慢慢弥散。
顺着河道往上游望去,东岸是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主会场——如今的墨尔本板球场,它是澳大利亚最大、赛事最频繁的运动场地之一,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体育记忆。
再沿着水流方向向西望去,阳光铺满河面,白色的埃文·沃克拱桥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轻盈。偶尔有皮划艇缓缓滑过,漾开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南岸那一排加纳利海枣高高耸立,十几米的树冠摇曳着南半球的风,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而最醒目的,是《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剧院那高达162米的白色尖塔,宛如旋舞的裙摆。
此刻的雅拉河静静流淌,两岸绿树成荫,草地上有人看书,有人闲谈,也有人只是闭上眼,任风与阳光在脸上流转,把生活的节奏调成最温柔的频率。
在这里,我们仿佛把自己整个交给了阳光,让高高的理想留在心里,让脚步在河畔低低地走,让美好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活下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