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4000多名游客涌入江夏青龙山“龙之谷”漂流景区。
作为全国首个地铁直达的漂流景区,让市民游客的漂流体验从“年度项目”变成“日常选项”。
从今年“五一”刷屏朋友圈的“江夏里”,到山坡街道和藏龙岛的“共享村落”,再到乘地铁去漂流,地处武汉之南的江夏区,给了市民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一个个爆款项目的背后,是精准地切中了现代都市人的需求密码。
■ 全国首个地铁直达的漂流景区
8月3日,武汉姑娘王曼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到“龙之谷”漂流,立马与好友相约乘坐地铁7号线前往尝鲜。
一番感受之后,王曼感觉“与以前的玩水感受都不同”:躺在漂流筏里顺流而下,时而急转弯,时而大落差,仿佛置身激情四溢的水上乐园。有时滑道和缓,“仰头看到阳光透过树缝洒落,又仿佛在野外丛林露营”。
让她更感惊喜的是,漂流之后,她和朋友从终点旁的登山道直达山顶,能俯瞰青龙山林海碧波,远眺纸坊城区的错落建筑。
李军带家人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夜间漂流后感慨不已:“两个孩子喜欢刺激,专选落差最大的滑道,好像乘坐‘水上过山车’。老人则在平缓的滑道漂流或在中途的水潭玩水休憩,享受夜晚的清凉。沿途都有灯光,夏夜还挺浪漫。”
这是全国首个可地铁直达的漂流景区,“龙之谷”探险漂流彻底压缩了传统漂流的时间成本:从市区搭乘地铁7号线至纸坊大街站,无缝换乘定制公交直达景区。
有网友留言评论:“从城市楼宇到森林激流,1小时内切换两种人生。”“这种极致便利,让漂流从‘年度计划’降维成‘日常选项’……”
“漂流滑道全长2公里,分15段,共有水潭16个,总落差达到150米。‘龙之谷’漂流依托城市近郊自然地势,引入自来水循环净化系统,打造了集野外漂流和城市水上乐园于一体的新奇体验。”景区营销总监韩飞揭秘设计巧思。“和野外漂流相比,‘龙之谷’足够近,安全性高水质好;和水上乐园相比,这里又足够野,更贴近自然。我们景区的夜漂项目,一直营业至晚上10时。”
据介绍,“龙之谷”漂流的滑道和水潭利用青龙山上原有的森林防火隔离通道和森林防灭火水池建成,夏秋漂流酣畅淋漓,冬春回归防火本职。
韩飞说,景区在滑道两侧补种了4000余棵树,计划增加至两万棵,“未来游客将在全程树荫下漂流,真正实现‘人从林中过,水在绿中流’”。
自7月28日开业以来,“龙之谷”漂流景区总游客量已突破3万人次。
■ 宠客做到极致的江夏里
距“龙之谷”漂流景区仅10多分钟车程的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自今年“五一”爆火出圈后热度持续飙升。“武汉也有属于自己的‘凤凰古城’!”“夜灯亮起时,分明是活化的清明上河图!”游客的赞叹背后,是江夏里的精细化服务和极致的宠客。
作为武汉首个以老码头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街区,江夏里精心复原了青石板路、复古招牌、渔灯摇曳的码头场景。汇聚超过120种各地小吃和6家特色主题餐饮店,全方位满足游客餐食需求。
夜幕下的江夏里,宽阔的水面以及茶歇区的雾森系统喷出细密的水雾,随微风飘散到整个街区。19时30分,码头音乐节如约唱响,街区的人流慢慢向歌声处靠拢,不少游客打着节拍,跟着熟悉的旋律轻声哼唱。
“今年‘五一’我就在网上多次刷到江夏里,暑假终于有机会带全家来玩。”武汉游客吴宇林说,江夏里不收门票、停车场不收费让他感到意外,“进到景区后我更吃惊,里面的音乐会也是免费,景区还赠送漆扇和绿豆汤降暑。本来想的是吃个饭,结果体验到了这么多惊喜的增值服务”。
项目运营初期,曾有人建议收取门票增加收入,但团队果断否决:“一旦卖门票,无形中筑起高墙。”这一开放策略成效显著——“五一”开业至今,江夏里累计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营收突破8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200余人。
“文旅景区基本上靠天吃饭,下雨、炎热等天气游客都会减少。”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品牌经理熊裕笑称,江夏里通过加强营销策划和丰富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雨天或者炎热夏季,都有不同的游玩体验。
今年暑期,江夏里共策划16场精彩活动,每到周五、周六,武汉顶流乐队轮番嗨唱,还有龙虾节、啤酒赛等活动。“暑期周末客流均超万人次,整个7月,共计吸引游客16.6万人次。”熊裕说。
■ 静享田园静谧的共享村落
江夏区藏龙岛老屋汤村马场咀何湾的入口处,“你好新村民”的木质标牌在夏风中轻晃。一间间由农房蝶变成的庭院小屋错落有致,白色的天幕驻扎在绿色草坪中。这个初具雏形、古朴又现代的共享村落,将于今年“十一”开放。
共享村落秉持“城里有房、乡下有院”的村房改造理念,让老屋农房变为新居,招募城市人变新村民。聚焦多种业态,吸引小微企业、自由职业者入驻,是共享村落的一大特色。
共享村落运营负责人马玮杰介绍,目前商户入驻率已达到八成,有露营、猫咖、心灵疗愈、手工坊、禅疗、网红直播等多种业态,“我们不仅要打造网红打卡地,更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圈,届时将为武汉市民呈现一处集乡村民宿、创意办公、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城郊微度假区”。
“第一次来就爱上了这里,这离我的住所开车只要半小时,圆了我多年以来的院落梦。平时工作太累,我急需这样一个‘精神充电站’。”32岁的陈小芳在光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经朋友介绍,在马场咀何湾共享村落租下了一户小屋。“我只要想象自己在这里浇花种菜,看云卷云舒,心就立即静下来了。”陈小芳说。
湖北乡下有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方若名介绍,去年他们将江夏区山坡街道一个空心村整体改造成共享村落,招募有长期居住需求的城市居民入住。“项目市场反响很好,一经推出14户民房被抢订一空,目前二期正在建设中,也已经被预定了大半。”
山坡街道共享村落紧邻梁子湖,周边自然资源丰富,极大地还原了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而藏龙岛片区紧邻光谷这一武汉创新高地和高知人群聚集区,对于渴望短暂逃离都市喧嚣、寻找田园静谧的光谷白领和创业者而言,几乎是“抬脚即到”的理想乡野。
方若名说:“马场咀何湾共享村落虽然还未开放,但11户小院目前已预订一空。”
来源: 长江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