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口酣睡的猫狗、马路边树荫下小憩的商贩、餐馆里熟睡的厨师、午间办公室“躺平”的职场人,让山西因“午睡文化”意外走红网络,引发互动讨论,登上热搜成为话题焦点。
这让人不禁思考:既然 “午睡” 已成为山西辨识度颇高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那么能否将其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转化为独特的经济模式,成为山西的一张新名片?我的答案是——“午睡+康养+文旅”的创新服务。
山西的“午睡文化”从何而来?
当 “山西人爱午睡” 的话题在网络发酵时,山西人才恍然发现 “午睡原来不是全国统一习惯”,而外地网友也新奇于 “山西竟有这样的‘生活福利’”。关于这一文化的起源,有两种常见说法:
其一与饮食相关。山西人爱吃面食,而面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摄入后会快速转化为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可能引发困倦感,从生理上增加午休需求。但需注意的是,河南、陕西、山东等省份同样以面食为主,因此 “碳水摄入说” 并非绝对解释。
其二与地理气候紧密相关。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早晚温差大。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在早晚凉爽时劳作;而中午时分,夏季正午地表温度常超 40℃,冬季则寒风刺骨,并不适合户外劳动。于是,午休成了当地人恢复精力、有益健康的自然选择,也暗藏着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
如何将“午睡”打造成山西的文旅康养新体验
既然 “山西午睡” 已成为区域独有的特色文化,且在社交媒体上自带传播力,不妨将其与山西的清凉气候、康养资源结合,打造成文旅康养的响亮名片,让游客在山西感受到独特的松弛感与文化魅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是开发午睡主题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午睡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午睡主题的抱枕、贪睡猫、躺平狗、躺椅、太山卧佛等文创摆件、养生茶,印有独特创意的午睡图案或标语,如“中午不睡·下午崩溃”“饭后午睡,长命百岁”等文案,吸引“Z时代”群体关注。同时,可举办山西 “午睡” 文创设计大赛,邀请高校学生、设计师参与,再由企业对接投资、包装与营销,形成 “创意 - 产品 - 市场” 的完整链条。
二是打造沉浸式午休服务场景。在城市公园、商场、景区为了方便游客休息,提升大众体验和服务质量,这些场所均配备有座椅,那么能否在山西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公园、乐园、机场、游客服务中心、露营地,挑选凉爽通风、环境安静的位置,规划一些能供游客午休区域,配备简单的休息设施,如躺椅、草坪垫、遮阳伞等设施,让游客在游览间隙能享受惬意的午睡时光。今年4月,武汉东湖听涛景区躺椅走红网络,市民在这里可以听鸟语闻花香,松弛感拉满,赢得市民的喜爱和好评,同样场景设计的还有福州公园。

△ 武汉东湖听涛景区躺椅设施
三是创新设计旅游体验产品。众所周知,山西旅游景点分散路程较远容易引起困意,特别是跟团游群体,乘坐旅游大巴车座椅硬容易引起颈椎的不适,那么是否可以在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下做创新升级,让游客能够在旅途的大巴车上享受舒适的休息体验。再比如,对于自驾游群体,在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景区、高速服务区、机场、高铁站等场景下,游客长途劳顿,容易疲惫,可在周边推出“午休能量仓”,按时收费,游客可以充电、躺平休息、补充水份、婴儿护理等。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智能睡眠舱
去年,我在省内平遥古城、忻州古城等多个景区调研时发现,景区商铺两边或清凉处的台阶上坐满了休息的游客,对于其他游客拍照打卡或景区秩序管理及旅游体验造成了不良影响。这说明对于不同客群而言,在旅游景区旅游时,无论是体能休息还是停留享用美食,均有相关的需求,那么在此类场景下,是否可以在周边规划游客歇息的休息区,并配套相关内容和服务,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丰富服务业态。

△平遥古城景区坐在台阶上休息的游客
同时,作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皇城相府景区于2024年6月在景区内增设了多处“午睡体验区”,通过增加躺椅设施,根据在《康熙王朝》剧情场景,在场景中摆放躺椅,让游客沉浸式体验 “帝王午休”。
四是挖掘历史元素,强化文化传播。山西的文物与古建筑中,藏着不少与“休息”相关的元素:太山龙泉寺的黄金卧佛,营造出“佛国休憩”的意境;绛县太阴寺的金代卧佛已酣睡八百年;运城博物馆的黄釉褐彩花卉纹卧虎枕、晋中南的布老虎枕头,更是民俗中“安睡”的象征。可将这些元素与历史文化、民俗体验、养生疗愈、节气非遗结合,通过短视频、文旅宣传册等形式,讲述“午睡文化”的历史脉络,让 “山西午睡” 从生活习惯升华为 “松弛生活方式” 的符号,成为独具特色的旅行体验项目。
以上思路仅供参考,也是希望抛砖引玉,发挥全社会智慧创意,将“午睡文化”与我省文旅康养场景融合创新,让游客在这里不仅能触摸千年文明,更能慢下来享受一场“入乡随俗”的午休疗愈 —— 或许是在景区的树荫下听风打盹,或许是24节气所蕴含的养生智慧,或许是从卧佛造像、非遗文化里感悟“松弛”的东方哲学 —— 那么,山西的午睡文化便不再只是热搜上的谈资,而会成为一张自带吸引力的文旅名片。
作者简介:郭玉敏 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副秘书长、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数字文旅分会理事、山西人文地理数字产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执惠特邀专家作者、品橙旅游特约评论员、迈点专栏作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