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定要到云南来玩哦,真的很凉快,是避暑胜地。今天直播间的福利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先上一个云腿小酥。3、2、1,上链接。”8月5日,记者在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新发社区看到,由传统土坯外墙乡村民居改造的宽敞直播间里,网红主播沈万一正在进行“在地好物”介绍。
这场耗时6个小时的直播活动,共卖出逾百万元的云南农特产品。
“这个离机场18分钟车程的小村庄,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云南生活方式第一站。”云南拾翠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璐站在基础设施改造初具规模的“新发村·拾翠山谷”里,一句话点破这片沉寂多年的“一颗印”老建筑群重获新生的野心。
用新思路改造旧空间
传统农业村到网红直播村的物理革命
从滇中空港商务广场出发,汽车驶过长水航城韶华里小区,再一拐:矮山横列,农田碧绿,一幢幢外观古朴、设施舒适或还在改造修缮中的土坯老房子,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主播和村居主理人的新家。“新发村89栋闲置农房被重新激活。其中,45栋已经和主理人签约,正在进行‘一院一品’改造。”陈璐介绍。
在村口,记者看到一栋很小的不规则农舍,窗明几净,水电俱全。
据了解,是一对来自山东的中年夫妻一砖一瓦、亲手改造的。“原来是个猪圈,现在完全看不出来原来有多么破烂。”陈璐告诉记者,“他们也是来新发村旅居的,将使用这个空间开一家中式茶饮小店。整个村落都将成为他们展示云南乡村生活的‘直播间’。”
据悉,新发社区辖区面积30.2平方公里,下辖8个自然村。
新发村是其中之一,有100余户常住人口,是个传统农业小村落。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种植小瓜、荷兰豆、西兰花和玉米等农作物。“大部分盖了新房子,原来的旧居就空出来了。”大板桥街道经济发展办主任张露婷介绍。
去年6月以来,云南拾翠公司与新发社区、新发村小组进行三方合作,将村民闲置的老房子租下后进行改造,以“主播旅居,带货云南好物”为主打业务,通过“云南好物好生活”直播中心及供应链平台盘活了这个原本寂静的传统小村。
截至目前,该企业投入千万元资金改造原有水电管网,并把仓储配套在9.5公里之外的普洛斯云南物流园——主播在线上介绍货品,团队工作人员把接单信息发送到“云仓”,“上午下单,下午发货”的时效颠覆了以往乡村电商在物流方面的障碍。
文化不再静态
生活方式变得可体验、可下单
新发村距昆明长水机场仅8公里,具有18分钟车程的“近交通节点”优势,离滇中新区核心居民聚集区长水航城也只有5分钟车程,“从昆明市区到这里也只要40分钟”,陈璐介绍。
老村东侧山林谷地围绕,鸟语花香;南侧良田新宅、生活富足;西侧毗邻银昆高速和新320国道、交通便利;北侧直通周家山,具有天然的步行环道,可徒步穿越山林到杨桃箐老村。
“收快递,叫外卖,甚至叫代驾都很方便。”已经入驻“拾翠山谷”的“青云香舍”主理人、昆明市级非遗传承人法云告诉记者,新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契合旅居者“既要山水意境,又要即时快递”的实际需求。“云南拾翠公司介入后,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条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法云说,他正积极“扩张地盘”,香疗2号、3号小院也已签约并开工修缮。
带着自家产品的非遗传承人和具备供应链的成熟企业一相逢,立刻耦合的是对文化符号的“直播化转译”:非遗香膏从瓷瓶换成竹壳包装,复购率翻倍。“我们原本是做线下的,在传统工艺方面很有经验,再经由场景化直播,立刻重构和提升了产品价值。”
当法云在视频镜头前用碾轮磨碎香料,讲解合香古法,文化不再被静态展览,而成为可体验、可下单的生活方式。
双赢机制
村民与企业如何共享流量红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发居民收益是“两条腿走路”。
租金保底:谁的房谁收租,户均年增收2至3万元,签约即预付;分成造血:企业部分收益将通过统一收银系统,自动抽取营业额进入村集体账户。“这部分细节,三方还在商议中。”陈璐补充。
针对云南主播以往“找场地难、设备贵、供应链散”的痛点,云南拾翠公司推出“KPI绩效”模式:单场直播商品交易总额超10万元,免直播间使用费;超20万元,连住宿费全免。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吸引40余位头部主播来此旅居、创作,头部主播带货带火冻干玫瑰等“爆品”,创下单场农产品超百万元的销售纪录。
基于如此成熟的直播模式,该如何激活本土“新农人”?这是新区、街道、社区和企业都在考虑的核心问题。
在凤庆县白云村,旅居主播大乖将老电站改为直播间,免费培训村民直播。村民毕秀香从种茶农变身出镜主播:“跟着大乖出镜1小时挣10元,自家茶叶还卖到了全国”。这种“旅居主播+本土新农人”模式,正从白云村逐渐外扩……新发村非遗工坊也将逐步吸纳村民成为助播和手艺人。
“我们希望能和企业深度合作,对辖区有意愿的居民进行培训,让他们更熟悉电商直播方式,未来有机会成为能带货本土特产的乡村主播。”张露婷说,大板桥街道将积极培育村干部、返乡青年成为“大板桥推荐官”,让乡村振兴真正拥有内生动力。
前不久,大板桥街道积极争取98万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该笔资金将专项用于新发村·拾翠山谷基础设施建设。
旧瓦檐下,新发村的夜晚依然明亮。直播间里,冻干玫瑰订单不断发向云仓;一墙之隔的办公室,从成都赶来的主播正和陈璐谈合作;住进新家的村民朱家旺愉快地查看手机银行刚入账的老房租金……凉爽、安静的小村庄被直播电商的“数据流”灌溉出新的生机。
当云南土特产通过新发老宅里的直播间飞向全国,旧空间的蓬勃活力正在重塑滇中新区的乡村新生活。
本文源于“滇中新区发布” 滇中新区报记者:马逢萃 喻劲猛 通讯员:刘丽娟 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