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
上一期
小志带大家沿着一环路
打卡了19个超有料的文化点位
是不是意犹未尽?
别着急
这一期,咱们转战二环路
13个宝藏点位已就位
跟着小志继续出发吧
PART.01
节点一:驷马桥
地址:二环路北四段外侧
原名升仙桥
得名与汉代文宗司马相如有关
据《华阳国志》记载
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征召
出城路过城北升仙桥时
在桥边“送客观”门上题写了一句话
“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
北宋时,成都知府京镗重修此桥
把升仙桥改名为驷马桥
驷马桥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后
1951年修建成渝铁路时将该桥拆除
并在沙河上新建了一座桥
1981年成都市将此新桥命名驷马桥
PART.02
节点二:成都量具刃具厂“红楼”
地址:二环路东一段外侧
“红楼”由苏联援建,1958年竣工
主体建筑为红砖墙体,俗称“红楼”
占地约1.2公顷,建筑面积3575平方米
是成都东郊工业区标志性建筑
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友好关系的见证
PART.03
节点三:东郊记忆
地址:二环路东一段外侧
东郊记忆,成都“顶流”文创园区
由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建而成
该厂始建于1958年
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
苏联援建中国的重点项目
也是国内第一家综合性电子束管企业和
我国军用电子束管玻壳生产规模最大的基地
曾研发生产中国第一支
黑白显像管和彩色显像管
PART.04
节点四:牛市口
地址:二环路东四段周边
明清时期是买卖耕牛的集市
故得名牛市口
1936年成渝公路正式通车
成都最早的汽车站
——东门汽车站便设在牛市口
PART.05
节点五:望江楼公园
地址:二环路南一段内侧
望江楼公园始建于明代
最早为明蜀王设置的造纸机构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崇丽阁建成
因崇丽阁位于锦江之畔,俗称“望江楼”
1928年以望江楼为中心
建成“成都市第一郊外公园”
后改为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公园已拥有
望江楼古建筑群、薛涛纪念馆等文物遗迹
及各类珍奇异竹而闻名中外
其对联文化别具特色
其中著名的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至今无人对出下联
PART.06
节点六:东湖公园
地址:二环路南一段内侧
东湖公园总占地面积420亩
其中天然湖泊185亩
公园包括生态湿地、原生态植被和
城市湖泊生态循环系统
有“成都之肺”的美誉
PART.07
节点七:成都白药厂
地址:二环路南一段外侧
1906年四川总督锡良在
成都东南郊开办工厂专造白色火药
俗称“白药厂”
新中国成立后,由解放军接管
被命名为7322工厂
2017年,成立1906军民融合创意工厂
引进50多家文创企业入驻
园区内不仅有历史风韵残存的百年建筑
还有风格各异的特色小店
PART.08
节点八:龙爪堰
地址:二环路南四段外侧
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由蜀王主持修建
引清水河水源灌溉农田
引水分成三股,形似龙爪
故得名龙爪堰
清嘉庆《华阳县志》记载,
龙爪堰“坚石甃碉,贯以铁锭”
PART.09
节点九:杜甫草堂博物馆
地址:二环路西一段内侧
乾元二年(759年)
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
于浣花溪畔筑草堂卜居,除去避乱暂离
在浣花溪畔一共住了3年零9个月
杜甫一生诗作达1400多首
在成都期间,作诗260多首
这五分之一的诗篇被称为“成都诗”
杜甫草堂博物馆原为杜甫
在成都生活的居住地
唐末时期,诗人韦庄在原址重建草堂
之后历代都有对草堂的修葺扩建
1955年建成杜甫纪念馆
1985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是国内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好、
知名度最高的杜甫遗迹
PART.010
节点十:峨影1958
地址:二环路西二段外侧
峨影1958园区由峨眉电影集团投资打造
是成都市首批市级文创产业园
1959年7月1日
峨眉电影制片厂挂牌成立
成都成为全国继北京、上海、长春之后
第四个拥有电影厂的地方
PART.011
节点十一:西南交通大学
地址:二环路北一段外侧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前身是
1896年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PART.012
节点十二:九里堤
地址:二环路北二段外侧
唐时称縻枣堰
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所筑
为防止南诏国(今云南地区)入侵
高骈在原有皇城、少城、大城的基础上
增修第四重城“罗城”
并重新规划河道水系
通过修筑縻枣堰导流堤,改变府河流向
至此成都形成“二江抱城”格局
延续千年,至今未变
PART.013
节点十三:荷花池商圈
地址:二环路北三段内侧
20世纪20年代
川军将领陈国栋将成都北郊老宅附近数亩地
建成池塘,遍种荷花
故该地得名“荷花池”
1986年荷花池批发市场成立
是成都第一个专业大型消费品批发零售市场
1991年荷花池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
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商品分销和中转口岸
是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