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行5人到访黄石,就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开展深度指导。
期间,专家组先后实地考察了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以及大冶铁矿矿山二路宿舍、华新水泥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等多处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了解黄石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随后,座谈会在磁湖山庄圣湖六厅举行,由黄石市副市长董国平主持。会上,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详细汇报了黄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进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名城分院副院长徐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标准与科技处费奉华等专家,结合考察情况,为黄石申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赵中枢教授对黄石深厚的矿冶文化底蕴给予高度肯定,称赞其矿冶遗址不仅历史悠久、保存完整,且规模宏大,贯穿古今。
针对后续申报工作,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深挖青铜文化价值,提升社会对其的认知度,凝聚社会共识,做好产业传承;二是在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提升上,需创新机制,推进街区保护与修缮,在保留现有人气与烟火气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街区环境,丰富街区业态;三是要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切实扛起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责任,扎实推进申报各项工作,稳步迈向申名目标。


董国平副市长结合专家建议与黄石实际,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守护好城市历史根脉,以申名为契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让历史文化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市民;要聚焦重点任务,在规划制度完善、资源深度挖掘、活化利用创新、宣传氛围营造等方面下功夫,让保护历史文化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构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强化保障支撑,凝聚申名工作强大合力,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形成工作联动效应。同时,要健全激励与考核机制,对工作不力影响申报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与主动性。
市领导曹树正,大冶市、阳新县及各区政府负责人,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