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标准(LB/T082-2021)》国家标准,经各地自愿申报,设区市推荐,按程序组织开展评定,以下8家旅游休闲街区达到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标准要求,公示后无异议,认定为第五批浙江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该街区位于良渚文化村社区,总占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主街长1000米,副街长800米,串联起原野公园的草木清香,衔接着村民广场的烟火气。
街区始终以“自然、逻辑、诗意”为底色,跳出传统商业街的同质化逻辑,用文化艺术筑起差异化壁垒;也为“未来社区”写下注解:以公共空间承载社交需求,以文化活动凝聚社区认同。
如今的良渚文化村·玉鸟集休闲街区,已成为“良渚更新”的鲜活注脚:它让文旅与商业在这里共生,让在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在这里相遇,更让“良渚”这个名字,从“文化遗址”的标签里生长出更多可能——既是经济活力与人文气息交织的城镇样本,也是每个人在夏日里可以“出逃”的诗意角落。
梧田老街位于瓯海区梧田街中段,横跨温瑞塘河东西两段。漫步在老街上,仿佛穿越时空,青砖黛瓦、水路环绕,500多米长的塘河风光带,完美地延续了温瑞塘河两侧的骑楼民居特色,生动还原了温州古城纵横交错的水系景观。作为温州塘河水乡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梧田老街一直以来都是市民和游客心中的宝藏打卡地,如今更是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在这里,你能看到历史记载中温瑞塘河梧田段的“魁星阁”,阁顶飞檐出挑,古朴而庄重,承载着温州古代考生祈福高中及第的美好愿景。街区内的其他建筑,每一处细节也都彰显着匠心。古建山墙选用来自温州民居旧址的老青砖,门窗等木质结构由专业木雕师傅精心雕琢,花鸟鱼虫、祥瑞图案栩栩如生,灵感皆源于温州古建筑。
梧田老街从2023年5月试运营至今,总接待游客已近3000万人次,超高的人气足以证明其独特的魅力。
该街区位于嘉兴市区环城河北侧,由环城北路、建国北路、禾兴北路和同乐路围合而成,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是嘉兴市区内现存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历史街区。
为了再现昔日江南水乡古城繁荣景象,月河街区不仅在建筑形态上还原和继承传统风格,同时以嘉兴地方历史底蕴文化集合和时尚休闲文化资源禀赋为依托,以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核心和主导产业,形成了现有的业态布局。街区结合业态,通过举办精彩纷呈的传统节日活动,在充分展现传统文化色彩基础上,营造喜庆热闹、游客参与度高的节日文化氛围。
月河历史街区集娱乐、购物、休闲、餐饮、旅游为一体。街区目前年接待游客量超500万人次,白天、夜间人流量基本平衡,消费者、经营者评价美誉度高。
该街区(古称“鸣珂里”)初始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现位于平湖市当湖街道,北起人民路,南至南城河,西起日晖漾西侧民居,东至环城东路,由南河头和南混堂弄两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组成,总区域面积约360亩(含区间道路及远期日晖漾西侧区域),是平湖现存规模最大、传统街巷肌理最为完整、地方历史文化最为深厚的历史街区。
街、巷、弄格局完整,尺度适宜,街区以一条700余米的南河为中心,呈现出两街夹一河的传统水乡格局。149个文保点和历史建筑,集中反映了平湖清末民初的城市发展脉络,承载着许多平湖的历史故事,“镌刻”着当地民俗“标本”,也见证着百姓的生活变迁。
通过老建筑与新业态的新旧碰撞,演绎传统文化街区与新时代商业风潮融合的文商旅目的地。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为平湖市域旅游文化带的核心构成,旨在打造平湖的“城市客厅、精神家园、东湖之脉、繁华之地”,传承和延续曾经发生在平湖的城市生活记忆,建设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活街区。
该街区位于绍兴古城区核心地段,地理位置优越,街区整体呈“L”形状,总长约1130米,主街以鲁迅故里景区、咸亨酒店和万物市集非遗小吃为核心,聚集了优秀品牌和老字号门店,集中展示绍兴黄酒、绍兴菜等。辅街以黄酒文化为特色,形成酒吧一条街,现有15家特色酒吧及配套民宿、文创等业态,共同构建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色商业街区。
街区每年不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自2021年开街以来举办文化活动超50场,涵盖范蠡论坛、越宴十八味赛事等。2023年至2024年举办了如绍兴古城过大年、酒in府河微醺计划等活动,还有亚运会火炬传递等大型活动,以及《梦回越王箪醪劳师秀》等沉浸式情景剧,推动了绍兴古城“夜经济”发展。
街区公共服务完善,交通便利,公交、地铁、水上游路线多样,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高品质步行街,2021年获评绍兴市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2024年通过复评,同年新增市级“百县千碗”美食街区、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称号。
游埠古镇位于兰溪市西南,地处兰溪、金华、龙游三地交界处,衢江之畔,交通便捷(杭金衢高速设游埠出口)。作为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发源地,它与南浔、乌镇、佛堂并称“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享有“钱塘江上游第一埠”美誉,现为国家重点镇、省5A级景区镇、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
古镇完整保存明清古建筑群,核心为前街(中山街)与后街(解放街)。前街商铺林立,汇聚祝裕隆等百年老店;后街临溪码头遍布,茶楼酒肆云集。游埠溪上“五马归槽”古桥群(永济桥等五座文保桥)堪称一绝。街区坚持“修旧如旧”理念,以“青砖粉墙黛瓦”为主调,通过微改造赋活古建筑。
近年来,游埠镇凭借“摄影”与“早茶”两张金名片,成为了长三角游客旅游休闲的网红地。2025年“五一”假期,古镇游客总量达27.8万。
佛堂古镇老街位于义乌市佛堂镇,街区全长2000余米,主要由直街、东街、西街和浮桥头横街、盐埠头、商会街构成三纵三横的老街格局,其因突出的佛教文化、古商业文化和古民居文化而闻名。
老街始建于乾隆年间,街区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两侧青砖黛瓦、房檐雕筑,犹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往昔的繁华昌盛。近年来,街区深挖在地文化精髓,不断引入并发掘本土非遗资源,定点定位保护老街文化遗存。到今天,已有20多项省级非遗项目分布于街头巷尾,吴棋记、新华剧院、徐侨馆、佛堂老照片馆等历史文化场馆形成串联,为游客了解佛堂历史文化提供了空间和场所。
同时,佛堂老街也是“文、商、旅、游、购、娱”等多元业态的集聚地、各节庆文旅活动举办的主阵地。
十里长街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是路桥的城市地标、千年商都的文明源头,镌刻着路桥人的乡愁记忆。街区依河而建、绵延十里,犹如一条贯穿古今的基因链、一条振兴商都的中轴线,串联起路桥的现代都市生活、历史、文化传承和旧城区块复兴。
十里长街是国内最长的古街之一,源于南宋,盛于明清,是具有典型的水乡风貌、水街格局、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江南城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近年来,路桥区紧紧围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国家级休闲街区申创等目标,努力把文、旅、商、居贯通一体,打造现代版《清明上河图》。街区先后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省级传统风貌样板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等称号。
来源:浙江文旅政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