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换成西千佛洞?保险费不交不让上车?”
当导游恶语相逼购物时,我突然发现——这趟人均5000+的甘青环线游,根本不是旅行,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闯关游戏!
一、刚到兰州就懵了:说好的莫高窟呢?
据朋友所说:他们一行三人怀着无限的期待到了兰州,住下准备签协议交钱时,头一个雷就炸了:“莫高窟预约不上,换成西千佛洞行不?”
我靠,导游的一席话把我朋友给听懵了。
我朋友当时就急了:“报名时你说肯定能约上啊!”客服微信里拍胸脯的话还没删呢。
结果对方支支吾吾:“旺季太紧俏,西千佛洞人少,看的东西差不多……”
what?差不多?差远了!
莫高窟那是世界文化遗产啊,壁画、佛像藏着千年故事;
西千佛洞就几个窟,连专业讲解员都没几个。
这就好比点了份烤鸭,上桌给你端盘鸭架子,还说“都是鸭肉做的”,你说气人不?
二、交钱时才发现:隐性收费像割韭菜
坑还没完。
签协议时,对方又掏出俩“必交项”:“每人150块保险费,不交不让上车;你们仨人,得补500块房差。”
我朋友瞅合同,压根没写这俩钱。
质问吧,对方翻个白眼:“保险是景区规定,不然出了事谁负责?三人住俩房间,总有一个人得补差价,这是行规。”
行规?我看是“抢钱规”!
报名时说“一价全包”,到了现场坐地起价,这不就是菜市场耍流氓吗?他们仨人憋着气交了钱,心里那火啊,比兰州的拉面汤还烫。
三、最后一天的购物局:比逛菜市场还窒息
前五天走马观花,好歹看了些风景,想着忍忍就过去了。

结果最后一天,导游直接把车开到“民族村”——说是参观,进去就被一群人围着推银器:“纯银的,对身体好,给家人带点!”
我朋友摆摆手想走,一个大姐跟粘了胶水似的跟着他,他去厕所她就守门口,出来还接着说:“你看这花纹多精致,便宜卖你!” 我朋友算看明白了,这哪是参观,是“强制消费拘留所”。

更绝的是后面俩店:
玉石店的人跟盯贼似的,你摸哪个他就说“这个最适合你”,不买就堵着门;
牦牛店更狠,直接锁门不让走,说“至少逛够一小时”。
导游在旁边煽风点火:“大家多少买点,支持下我工作,不然我这趟白干了。”
我朋友忍无可忍怼回去:“我们是来旅游的,不是来给你冲业绩的!”
导游脸一沉,嘴里开始骂骂咧咧,什么“抠门”“不懂感恩”全出来了。
最后还拎着一堆“特产”上车推销,价格比超市贵三倍,不买就甩脸子。
四、这些坑,全是“低价团”挖的

回来跟我朋友聊天,最后才算琢磨透:为啥这么多套路?根源就在那“低价团”上。
你想啊,甘青环线七天,机票、住宿、门票加起来,人均怎么也得6000块。
可咱报的团才4000块,明显低于成本价。旅行社又不傻,怎么赚钱?就靠这些“隐性收费”和购物返佣。
导游更直白:他工资里80%靠游客购物提成,你不买,他就得喝西北风。
所以他才敢硬拉你进店,才敢恶语相向——他不是在服务你,是在“盯猎物”呢!
至于所谓的合同?早被他们玩明白了。
“零购物”写成“自愿购物”,“必去景点”不写具体日期,出了问题就拿“不可抗力”当挡箭牌。
你想投诉?文旅部电话打不通,证据又难留(导游骂人你敢录音吗?),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五、导游那些“暗语”,翻译过来能气笑你
趟完这浑水,我和朋友总结了几句导游“黑话”,你们记好了,听到就赶紧跑:
“这个景点临时闭馆,换个小众的”——其实是他没约上,又想省门票钱;
“保险是为你好”——就是想多赚你150块;
“大家支持下我工作”——翻译:“快掏钱,不然我要发飙了”;
“自愿购物,不强制”——实际:“不买别想走”。
六、结尾,我想说句大实话
跟团游嘛,不是不能报,但千万别贪便宜。那些喊着“零购物”“低价特惠”的,十有八九是陷阱。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贪的那点便宜,最后都会变成扎心的套路。
总之,远低于市场价的旅游团直接拒绝,或者跟朋友一起约着自驾游也挺好。至少这样被宰的可能性要低得多,您说是吧?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今日互动】对于“甘青跟团游被坑”这个事儿,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甘青大环线# #头条带你游甘肃# #甘肃旅游# #夏日生活打卡季#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