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镜东山庙简介
罗镜东山庙(又称东山祖庙)位于广东省罗定市罗镜镇东山公园山顶,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曾与佛山祖庙齐名,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庙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民俗与宗教文化底蕴。该庙原名飞东殿,清代多次重修后定名东山祖庙,供奉北帝(水神),旨在祈求风调雨顺、消弭水患。文革期间遭受破坏,2000年在政府与乡贤支持下重建,现已恢复传统风貌,成为集休闲、观光和祭祀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建筑与历史特色:
庙宇主体采用岭南传统风格,结合青砖结构与瓦顶设计,庙内设北帝神像及祭祀设施。历史上,此处曾作为太平天国凌十八起义的大本营,并在清代见证多位将领的足迹,强化了罗镜“将军之乡”的文化脉络。庙周环绕东山公园,占地160亩,建有广场、停车场及登山步道,便于游客登顶俯瞰罗镜全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山庙庙会(省级非遗项目)以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和九月初九重阳大醮为核心,活动持续数日,涵盖北帝巡游、醒狮表演、八音贺诞、上刀山下火海等民俗仪式,吸引数万信众参与。庙会分区域由村民主持,巡游路线覆盖村镇社坛,结合烧炮、戏曲等活动祈福平安。
现状与影响力:
近年庙会活动规模扩大,如2023年10月举办的文化节重启北帝巡游及粤剧演出,单日吸引近3万人,推动本地文旅与乡村振兴。作为罗镜镇历史符号,东山庙与蔡廷锴将军故居等景点串联,成为展示岭南民俗的重镇。
东山庙不仅是信仰中心,更延续着明代以来的民俗传统,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图文:宝盛整理】【图片来源:粤游记图像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