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有个热点,就是少林主持的案子,让人愤恨。于是,有人又摆出了一传民间俗语:“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
不得不说,这位少林主持真是把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真是辱没了“少林的基业与口碑”,把“和尚”这身份添上了一个负面的标签,亵渎了一方信仰“净土”。
当然,总的来说,这只是个例,值得宣传的爱国僧人还是有不少的。
如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有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和众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证了伟人对世界的宣告;见证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
这位僧人,就是高僧释巨赞(1908年-1984年)。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由于众多原因,战事四起,国土不断丢失,人们流离失所,不断迁徙避乱,也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也依据自己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奋起反抗。
1939年,在叶剑英的影响鼓励下,一批佛家弟子在南岳衡山寺观中的僧人以巨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道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量。
但受到传统的佛门经规,以及世俗观念的影响,当时协会分成两派,一是以巨赞法师为首的传统僧人,有所疑虑,觉得打杀有违佛道;二是以演文法师为首,提议成立僧军,开赴战场与日军开战!
正好,当时周总理就在衡山,于是巨赞法师前往探讨。周总理给了他八个字: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这题词使得巨赞法师顿悟:不护众生,又谈何普渡呢?佛道一统,道家能做到的,佛家也不应落后,大是大非面前:身在佛门,不惹人间是非;国有大难,方显炎黄本色。从此巨赞法师积极宣传和组织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辗转奔走于福建、香港、广东、湖南等地。
由于时局影响,巨赞法师到来广西,先是在桂林创下抗日宣传《狮子吼月刊》,后在1942年到桂平西山龙华寺出任住持。在此,他提出了重要的佛家学说,必须“走学术化、生产化的道路”的口号。(更多的内容之前的文章解说过,本文就不摊开说了)
1944年由于日军的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争战略,相继发起豫湘桂战役,直入广西,先后发起对桂林,柳州的进攻,为了更快的拿下柳州,鬼子从广东方向派出一支军队,沿西江西进,进入广西,意欲拿下桂平,支援柳州,10月初,鬼子逼近桂平。
出于时局影响,桂平城中的机关机构,百姓等等,纷纷疏散避难,这就是桂平老一辈人所说“走日本鬼”事件。
桂平西山龙华寺的僧侣,在巨赞法师的领导与安排下,也四出避走,由此,他进入到桂平北边的大瑶山。
在大瑶山期间,巨赞法师和鬼子有过一次直接交锋的记载,不过关于这次交锋,现在很多网上的文章写得神乎其神,听说也拍有电影(《狮子吼》,不过本人没看到),说他亲自捉刀,身先士卒,和众将士一起,上阵刀劈鬼子,真正体现了总理给他的题词“上马杀贼”。
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1944年10月初,鬼子占领桂平城后,四出占领各主要乡镇,以巩固其对桂平的控制,对黔,郁,浔三江的控制,鬼子在桂平北区主要是对今天江口圩,金田圩两地驻守。
而北区正好由当时有“瑶王”之称的李荣保组织有瑶民抗日自卫队。巨赞法师避走瑶山,与李荣保有了交集,并受其照顾。李荣保的人生,在后面是走错的,与人民为敌了,但在早期和抗战时期,还是真正的为瑶民谋幸福的“瑶王”的,剿匪平乱,打鬼子都没有含糊,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李荣保与巨赞的交流,主要是抗日形势与所见所闻,还是很认同抗日的主张的。
1945年初,鬼子一队到达金田新圩(当时叫大宣圩),被北区民团所侦知,北区民团发动周边各村,乡的自卫队前往攻打。面对数百人的围攻,这队鬼子向驻桂平城的鬼子发出了请求支援的电讯。
北区民团指挥部也有这个猜测,为了阻击桂平城方向过来支援的鬼子,就通知李荣保领所属的自卫队前往阻击,于是,李荣保向巨赞征询意见,由此,巨赞法师以“军师”的身份,并随队参与了这场战事。
根据意见,李荣保领着瑶民自卫队在古冬,龙塘一带设伏,袭击了前来新圩支援的鬼子。但由于鬼子有他自身的军事素养优势,中埋伏后能很快调整过来,最后还是突围而去,双方互有伤亡。但不否认的是,此伏击战,大大拖延了鬼子支援新圩的时间,为其他队伍重创新圩之敌创造了条件。
后来,他在金秀遇到了同样避迁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由此随校执教,再也没有回到桂平西山。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