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福泉老师。(玉龙融媒 王天氙 摄)
在丽江这片钟灵毓秀、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土地上,玉龙县白沙镇宛如一颗被岁月温柔珍藏的明珠,静谧而优雅地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迷人光芒,如诗如画的景致中蕴含着天地自然的韵味。然而,置身于当今旅游浪潮澎湃汹涌、各地发展渐趋同质化的大环境下,白沙镇究竟该如何突出重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新路径?是随波逐流,淹没在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中,还是坚守个性,在传承与创新中砥砺前行?带着这些疑问,近日,玉龙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福泉老师,一起来看他对于白沙镇发展的独到见解。
01记者问:杨老师,您好!您多次强调白沙镇对于丽江的重要性,能详细阐述一下其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吗?
杨福泉:白沙镇对丽江而言意义非凡。它是迁徙到丽江境内最早的纳西人的重要聚居点,也是纳西族木氏土司家族的发祥地。同时,白沙还是过去很多乡镇著名大东巴的故乡,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人文资源方面,这里有纳西族民族保护神三多阁(北岳庙),它是纳西族最早的庙,始建于唐朝;还有大定阁、福国寺等重要庙宇建筑;明代形成的白沙壁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飞虎队用过的老飞机场等,这些都是白沙独特且宝贵的人文财富。
02记者问:您认为白沙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
杨福泉:我认为白沙的特质在原野之美、田园之美和乡土之美,玉湖村、玉水寨、古村落群等,都是白沙独特魅力的生动注脚,我认为这些都是白沙不可替代的美。于坚等著名诗人作家多次歌咏过白沙的原野,歌咏“丽江的荒”,这反映了白沙与众不同的魅力。白沙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大研古城、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应各有特色、避免趋同,在发展路上凸显其特点和个性至关重要,白沙古镇应更具乡村气息和田园味道。很多来丽江旅游且喜欢去白沙的国内外游客都表示,在白沙能看到很多历史古迹、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和田园风光,还能体验纳西人的传统民俗,这就是白沙发展的优势。
03记者问:对于白沙镇的保护与开发,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杨福泉:在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方面,要与白沙乡村整体民居建设风格、农村本真自然风貌保持一致,切忌像城市小区建设那样死板雷同。以往发展中,建筑物规划模式化,房子漂亮却失去个性,玉湖村的特色民居保持得很好,整个村子很美,有与丽江其他村落不同的别样之美,先后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每家每户的门和墙的设计都各有特色,还引发了外地建筑学家的创作灵感,玉湖完小建筑项目还获得了多个建筑奖项。同时,白沙位于丽江水源地上方,很多重要水源地与这片原野密切相关,这片有水塔之地功能的田园风光应好好保护。
在发展模式上,无论走哪种路径,不管是引进外来公司合作发展旅游,通过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合作社经营旅游、村民自己开客栈办民宿,还是推进集体经济让村民受益,最重要的是留住村民,让村民参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延续本村文脉,在延续基础上发展创新,保持纳西文化的活态之美,避免重蹈大研古城覆辙,不能让民宿发展了、游客增加了,原住民却逐渐走光,失去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重要依托。
有关部门在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村寨民宿旅游发展时,应事先规划,通过村民参与讨论决定旅游发展方式,防止村民获得经济利益后搬迁到城里,把住宅租给其他人经营,不再参与村子日常生产生活和文化延续活动。这需要政府、集体和村民齐心协力,有相应法律和规章制度制约。
04记者问: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您认为白沙镇应如何做?
杨福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白沙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要对村镇的老屋老宅院进行更好保护和修旧如旧的再利用。当下,丽江古城和束河的老房子因出租做民宿增多,保留原真性状态的很少,只有少数百年老宅院,且很多重点保护民居在发展民宿时,原真性的传统建筑技艺和特色被破坏。
建议白沙镇总结经验,对百年老屋进行盘点,按照重点保护民居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保护和利用。对各个村落社区的建筑,要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和审批程序,避免乱改乱建后又拆建的弊病。
05记者问: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方面,白沙镇有哪些可以挖掘和发展的点?
杨福泉:纳西族三多节源于白沙镇玉龙村北岳庙会,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对深入研究三多节文化、推动民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有利。此外,三多作为玉龙雪山的山神,需让更多人了解其丰富独特的文化精神与现代价值,明晰玉龙雪山、三多神和白沙三多阁(北岳庙)的关联,让三多节过得更为丰富多彩、更添热闹,营造来丽江的游客与本地民众共享欢乐的过节氛围。
白沙有很好的建设东巴文化生态区的条件,要与乡村气息相结合。当前,白沙镇新尚村委会美鲁乐村依托国家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在已建成的纳西祭祖祠(先贤祠)基础上致力于推进“纳西农耕文明”,这个思路很有创意,有利于丽江文旅产业丰富多样化发展。
06记者问:您认为白沙镇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作出了哪些有益探索?
杨福泉:比如,白沙完小多年来走出了一条国家规定教材学习、乡土知识学习以及课外兴趣班学习纳西东巴绘画、白沙细乐、足球等学生业余爱好学习互补共生的好道路,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为白沙镇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有助于提升白沙镇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
07记者问:最后,您对白沙镇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期望?
杨福泉:白沙古镇现在还有很好的条件,有能力打造出在藏羌彝走廊文旅互动融合中,具有“丽江经验”特色的一些示范性项目和成绩。希望白沙镇在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历史、人文、自然等资源,保持独特性和个性,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成为丽江乃至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为游客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白沙镇这颗明珠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和华星 杨志 王天氙
责编/李映芳
二审/李 桥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