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暑气尚在,茅山脚下却已透出初秋的舒爽。这座承载“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美誉的道教名山,今年迎来爆发式数据增长:1-6月接待游客75.73万人次,超去年全年接待总量;综合收入4379.41万元,同比增长16.6%;尤为亮眼的是文创收入,达512.65万元,同比激增245%。
“数据背后,是‘四发经济’与‘文旅+’的化学反应。”日前,茅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茅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桑学军向《镇江日报》“开发区街镇新观察”行动采访组揭秘逆势破局之道。
“四发经济”精准破圈
“立足市场最前沿,精准拓展客源市场,‘四发经济’是茅山文旅破圈的关键,核心就是坚持文化赋魂、业态赋形、创意赋新、品质赋美,不断提升景区的新质生产力。”桑学军说。
近年来,茅山风景区发力“首发”经济,文创旗舰店落地,爆款“新三样”首秀引爆市场。深耕“银发”经济,推出专属门票优惠和“康养旅居”线路,开设银发旅游专列。激活“金发”经济,推行“机票即门票”政策,吸引国际友人打卡;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发研学线路。做强“黑发”经济,借力“跑男打卡线”综艺引流,“红色研学+体育赛事”组合拳俘获年轻人。
“文旅+”融合筑基
桑学军介绍,茅山文旅的强劲活力,不仅源于精准的客群策略,更在于大胆突破、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旅+”跨界融合实践。“我们坚持以沉浸式体验引领旅游新风尚,用‘文旅+’点燃创意火花,打破行业边界,为传统景区注入新动能。”
一是“文旅+赛事”。“苏超”期间,客场球迷免票,实现“1+1>2”的客流转化。二是“文旅+民宿”。通过“一宿一品”工程,培育4家国家级丙级民宿,达成“客房有故事,开窗皆风景”。三是“文旅+咖啡”。盘活闲置资产,吸引青年合伙人,用“一杯咖啡”激活乡村和景区角落,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四是“文旅+会展”。依托茅山优越的生态和配套,积极承接高端会议等,致力打造“全国商务会议高品质目的地”,即将启幕的茅山玄宫书法展成为文化会展融合的新尝试。五是“文旅+直播”。构建全渠道营销网,打造黑马电商直播间、马梗民宿直播基地,今年以来签订各类营销项目6个,有效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创意是“点”,市场是“面”,要在这盘大棋局中赢得主动,关键在于精准落子。“我们正全力深化与‘环沪旅游圈’的接轨融合。核心目标是推动茅山成为长三角旅游线路的关键节点。”桑学军表示,在巩固基本盘的同时,茅山风景区大力拓展苏北市场,力求实现对长三角重点城市的全覆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牵头组建句容市文旅集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区域合作,联动东方盐湖城打造“一座茅山 两种玩法”联票体系,构建营销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优势互补。规范服务精进品质,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速智慧景区建设,实现“一个平台管茅山”,倡导“人人都是文旅推介官”的服务理念,全方位展现茅山高品质形象。
“四大方向”擘画未来
在取得亮眼“期中答卷”后,茅山风景区如何乘势而上,再攀高峰?桑学军清晰勾勒出下一步发展的四大重点方向。
聚力项目招引与建设,释放存量空间新动能。坚持向内找空间,释放闲散存量资源优势,重点发力玄宫商业化招商,瞄准山水低空经济、国学培训、文创开发、书画展、体育竞技等产业,扩大服务业经济增长点。加快文旅项目推进力度,全力推进康缘银发经济产业园建设,培育发展熊谷乐园、兰金林文体中心、萱草产学研观光园、康缘沿湖观光带等农文旅商综合业态。整合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流量数据、民宿行业整体产值,壮大茅山文旅产业发展实力。
深化业态融合与体验,打造沉浸式互动新高地。挖掘利用好道教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与“英雄互娱”等公司合作影视演绎、电竞赛事和游戏场景实景化,提升游客对景区文化的认知感和体验感。发掘弘景广场、楚王涧步道等商圈空白点,打造小而美的商业空间。策划好景区山谷清凉节、康缘中医药文化节、望悠谷国庆音乐节等活动,持续迭代潮流体验项目,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延伸特色产业链条,拓宽产业价值新边界。加快转化茅山道地药材和白蚁商业价值,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和技术优势,与医药公司开展合作,在适宜区域发展“中药采集体验”“白蚁生态观察”、月牙湖熊牧场等特色研学项目,拓宽文旅产业外延。
升级服务品质与效能,构筑5A级竞争新优势。分步开展低端业态调整升级,加快肯德基、汉堡王、瑞幸咖啡等知名消费品牌的引入,填补品牌业态空白。建立共享合作机制,推行票务餐券住宿联售联销,促进形成融合发展利益共同体。引育一批民宿主理人、文旅推介官和营销推广等市场紧缺的“新旅游人”,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规范旅游服务标准,建立完善的旅游信用体系,以服务提质增效汇聚人气财气。
桑学军表示,这四大方向的扎实推进,将有力推动茅山文旅从“出圈”走向“长红”,为“第一福地 第八洞天”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新活力。(记者 朱浩 滕庆海 通讯员 徐全胜 陈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