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提起上海,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南京东路的车水马龙、外滩的万国建筑等等——这座被贴上“繁华”、“现代”等多种标签的国际化大都市,似乎与“清静”、“古镇”这类词汇很难产生关联。可鲜为人知的是,在上海市区的版图里,还隐藏着这么一座低调的古镇,名叫“真如”,也是上海市区范围内罕见的“古镇”。只是比起朱家角、周庄这些名声在外的江南古镇,知道它的游客相对来说少得多。
真如古镇坐落在上海市区西北部的普陀区,身处内环与中环之间,单论地理位置,算得上相当优越——距离人民广场不过十几公里,放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这样的区位本应是“得天独厚”。可当我前段时间怀着好奇专程探访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这里没有想象中的青石板路、小桥流水,反倒像个时光停滞的老街区,灰扑扑的居民楼挨着低矮的商铺,路边的杂货店、修鞋摊、老式理发店透着浓浓的市井气息,与几公里外的繁华商圈相比,仿佛两个世界。
“这也算‘古镇’?”我忍不住向同行的上海朋友打听。他笑着说:“真如的‘古’,不在建筑,在历史。”早在宋代,这里就因“真如寺”而得名,是上海西北部的重要集镇。只是后来城市发展太快,周边高楼越建越多,唯独真如这一片,几十年过去,街道还是那条街道,老店还是那些老店,连居民打招呼的腔调,都带着老上海特有的慵懒。
所谓的“真如古镇”,核心其实就是一条不长的“真如老街”。街道两旁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没有刻意打造的仿古商铺,也没有招揽游客的网红小店,取而代之的是卖南北货的供销社、现做现卖的糕点铺、修了几十年钟表的老店,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要说真如的“招牌”,恐怕还是那座始建于元代的“真如寺”。寺庙不大,藏在老街深处,红墙黛瓦在周围的居民楼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寺内的大雄宝殿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梁架上的雕花虽历经沧桑,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只是知道这座寺庙的游客很少,更多时候,是附近的居民来此烧香祈福,让这里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静。
为什么地理位置如此优越的真如,会成了上海市区里“被遗忘的角落”?朋友分析说,一是“知名度太低”,比起朱家角、七宝古镇,真如几乎没什么宣传,很多上海本地人都未必来过;二是“特色不够突出”,既没有江南水乡的温婉,也没有历史街区的厚重,更像是一个“未被开发的老社区”;再加上以前交通不算便利,周边配套也跟不上,自然吸引不了游客。
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如今的真如,已被纳入上海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地铁11号线、14号线等多条线路在此交汇,周边的商业综合体、高端住宅拔地而起,老街也开始了保护性修缮。走在街头,能看到脚手架与老店铺并存,新与旧的碰撞,反而让人多了几分期待——或许用不了多久,真如就能在保留市井气息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活力。
离开真如时,临近傍晚,老街的路灯亮了起来,阿姨爷叔们搬出小板凳坐在门口聊天,远处的高楼霓虹闪烁。那一刻忽然觉得,真如的“慢”,或许正是它最珍贵的特质。在上海这座永远“停不下来”的繁华大都市里,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想起“从前慢”的日子,其实也挺好。对此,你还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