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陕西名胜中隐藏最深的,大概是龙门洞。
龙门派是道教全真最大的派别,由“全真七子”中丘处机开创,丘处机就是在龙门洞悟道的,所以,这里也是龙门祖庭。
“三十六洞,洞洞隐仙,二十四潭,潭潭藏龙。”
龙门洞景色也很有特点,集险、奇、秀、幽 于一身,是全国五大悬空道观之一,有“小华山”之美誉。可是这里距离西安有3个小时的车程,距离陇县县城也有1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很多人知之甚少,更别说来过的人了。
我前些年来过这里一次,之后念念不忘。这次走陇关道,再来一次,路上的景色也不错。
门票旺季50元,来这里一次不容易,这个门票也说不上贵贱。
进门有小摆渡车,来回15元,不到一公里走走也是可以的。
龙门山这个大门前有块牡丹石,上面平整如镜。一面刻有诗句:“莫笑莫笑,上去坐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悟彻便是欢喜佛。”据说吕洞宾祖师在此游览,与牡丹仙子相遇的一段故事
从这个龙门山大门进去,还要徒步二三百米。
这个大殿我上次来的时候刚建成,到现在看着也没有什么人气。
这个龙门祖庭的碑正文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落款“著名书法家曹伯庸”不伦不类。
有书法家落款自称“著名书法家”的吗?貌似还把上面两个字铲掉了,应该是“陕西”二字,去掉就变成“全国”著名书法家了?
曹老九泉之下看到这通碑,也会被气的哼哼。
后面有很多名人题字,沈鹏张海等,其实沈鹏的字真是不适合题写匾额。
走在深幽的山谷中,一边是溪流悬泉,一边是绝壁青岚,心情还是很舒服的,百十米的小路走着走着就到了分岔口,一个往早阳洞,一个往悬空道院。
早阳洞在前面朝元峰悬崖上,奉祀玉皇上帝,以洞口面向东南,太阳最先照入而名。清代道士陈明耀(野仙)曾隐修此洞,"身居早阳洞,云游遇仙桥"。
今天我们就不去了。
在这个岔路口看对面“飞瓮崖”,万丈绝壁上一个小小的石台上,有几个大瓦瓮。说是陈野仙在华亭一陶瓷铺化缘,店主说没钱,只有大瓮,有本事自己搬走。
夜来狂风大作,几个大水瓮被风吹到这个地方。
你说说,绝壁之上这几个瓦瓮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又是怎么搬上去的?
过蹑云桥往悬空道院几乎都是台阶了,比较辛苦,老人小孩要慢慢走。
沿途有水帘洞财神殿青霞洞等,走累了还可以歇歇。
龙门洞海拔一千多米,这里很凉快,即使走了这么多台阶,也是稍微出了一点儿汗,坐在洞口歇息,洞里还是阴风阵阵,不可久留。
台阶走完了,到了平路,抬头上面就是道院,古木参天。
定心峰路口封住了,上次来的时候,我还上去坐了一会儿。
定心峰又名香炉峰、望山峰,上面孤峰独立四面如削,峰顶仅可倚坐数人。峰腰有深洞3处,人迹罕至,峰下有5层清代空心铁塔。
从这里已经远远的看到悬空的楼阁了。
混元峰道院是最核心的建筑,上面有“龙门洞天”四个字。
道院里空间不大,但是建筑很多。看了元代玉宸宫碑,拜了各路神仙。
北极宫是主殿,供奉真武大帝。
这应该是一个明清老殿,里面的壁画有年代了。塑像很是精美,精神气十足,我怀疑也是有年代了。
从天仙楼右侧绕过去,后面的石壁大有玄机。
后面有丘祖洞(长春洞)、丹阳洞、春花洞,前二洞是丘处机与丹阳真人马钰修道处,洞均狭窄,仅能一人容身,须攀缘铁索而登。春花洞在两洞下侧,传说为丘的女弟子李春花住处。
丘祖洞作为龙门派祖师潜修处,全真道徒到此,有“高山仰止”之感。
邱祖洞内有石球,光泽滑圆,名“磨性石”。传说丘祖在此洞磨炼心志,每天将此石掀滚下去,再抱上来,年深月久,竟将不规则的石块磨成圆形。
传说此石有灵气,游人若抱此石,可以增加气力,沾触福气,百事如意。
旁边大大小小的空洞如同蜂巢,多有打坐的痕迹。
当年丘处机先后在宝鸡的磨性山和磻溪宫居住修行极其艰苦:“日乞一食,行则一蓑,人谓之‘一蓑先生’”。
从道院出来左手沿着台阶上山,往高处走,就是大大小小的“空中楼阁”。
一段台阶上去,就走上崖壁上的栈道,石壁有大大小小的很多碑石,细细看看,明清到民国都有,很多文字都有可观之处。
其中有一块上面写着“天衢云步”倒是不夸张。
从这个小华山的阁楼往上,一共是三层,看着很是险峻,实际一点儿也不安全,有恐高的朋友可要小心了。抓着铁链子上去,脚下的石头也磨的很滑溜。
这段路不是木板栈道就是铁索台阶,还是很危险的。
第一层进去里面还有楼阁,别有洞天,这里的传说很多。
以前读盗墓笔记,头脑中出现的画面也就是这样了。
第二层是三清阁,从这里去第三层就具有挑战性了,原先就只有一个木梯子,现在是铁梯子,不过这个铁梯子如同一个笼子一样,两面可以踩踏。

如果走洞子里面掉下来还在洞子里,要是从这里落下,那就是万丈深渊了。
上面有工人施工,对建筑进行彩绘,算是高空作业了,他们已经在这里干了一个礼拜了,天天踏着云端。
从这里下望道院,望对面的空中楼阁,真是叹服古人对信仰的忠诚,能在这绝壁之上建设如此惊险巧妙的建筑。
最顶的楼阁旁竖写有“定日月娄景先生洞”8字,刚劲有力,其左横刻“福洞天记,太子千秋”,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刻写上去的。
游人在第三层也是看不到的,从下面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字迹。
一路下来,再拜一拜沿途没有来得及拜的神仙。上次来的时候王母宫只有铁索,这次有了台阶,却是危房封路,过不去。
沿着下面的台阶走可以到景福山道院,从那里来这里可以不收费,但是路挺长。
一路下行,道遇扛着三角铁上山的工人,这一根可不轻。
下来在蹑云桥下黑虎潭洗手洗脸,黑虎潭边怪石嶙峋似虎,故名黑虎潭。山洪暴发时,滚石泥沙与潭内沉积物翻腾而出,奔腾澎湃,山鸣谷应,犹如猛虎吼跃,十分壮观。
来龙门洞两次,这里游客稀少很是安静,可能远离大城市吧。
但是龙门洞不管是对于道教还是陇山,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我们离开后下一个行程,就要进入甘肃了,继续我们的陇关道之旅。
后面更精彩,请持续关注。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