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场景不断涌现,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迎来新突破,创新主体培育激发更多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正为张家界永定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永定区聚焦“科技+旅游”融合、莓茶产业科技创新、创新主体培育发力,创新势能不断激活。尤其今年以来,永定区以全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为抓手,向新发力、向智而行,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科技+旅游”融合 景区景点更有看头
夜幕降临,天门山景区的山体被智能光影点亮,999级登山台阶变身“彩虹天梯”,巍峨壮观的天门洞在光影中也更显神秘,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游览观光。
“灯光秀与自然奇观融合带来的视觉体验非常震撼,我想会成为此次张家界之旅中独特又难忘的记忆。”重庆游客周女士一边在晚风的吹拂中感受科技光影带来的震撼视觉效果,一边不时按下相机快门。
在不远处的七十二奇楼,独特的土家族建筑奇观与全息投影、互动灯光秀等现代光影科技的完美结合,打造出了极具沉浸感的夜间文化体验场景,为游客提供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全新文旅样本,引领了沉浸式文化夜游的新风潮,同样吸引大量游客观光,也因此荣膺了“2025携程全球旅游创新贡献奖”。
当景区与数字技术碰撞,旅游产品实现了转型升级,游客体验从“走马观花”跃升至“深度沉浸”,科技为永定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正成为推动永定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同时,永定区还积极推进区级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整合区内景区、食宿、交通等资源,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实时动态监测景区内外人流、车流及酒店入住率等信息,推动旅游管理智慧化升级。
聚焦莓茶产业科技创新 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天气放晴,近日,在永定区三家馆乡的土家贡有机莓茶产业园,茶农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莓茶。
走进茶园,可见土壤墒情全自动监测系统、小气候观测站、水肥一体化系统一应俱全。该基地负责人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农业科技的应用,茶园的管理越来越科学,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据了解,永定区是张家界莓茶主产区,是“中国莓茶之乡”,近年来,永定区委、区人民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莓茶产业科技创新,全力推动莓茶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莓茶病虫害种类鉴定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莓茶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莓茶清洁化、智能化加工新技术示范推广,以科技赋能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张家界莓茶种质资源选育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迎来新突破,张家界莓茶发展服务中心从张家界莓茶种质资源圃筛选了27份优质莓茶种质资源,其中中莓1号、中莓2号、福安家大叶等多个株系表现优异,已经多次采样进行生化分析和审评,同时,申报了中莓1号新品种权保护。
同时,永定区还着力推动莓茶产品多元化,支持和引导莓茶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研发,研发出冻干莓茶、莓茶新式茶饮、莓茶食品等特色鲜明、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莓茶产品,不断提高莓茶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莓茶产业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聚焦创新主体培育 内生动力更加充足
永定区全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近两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新增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5家,科技型龙头企业达28家。
同时,永定区不断深化、拓展、完善科技专家服务团建设,丰富科技特派员制度内涵,选派112名专家对接企业、合作社及农户,实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及194个村居科技人才全覆盖,服务全区143家企业、87个经合组织,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据永定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永定区推广农业新技术166项,引进新品种148个,建设创业链8个,助力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升25%。”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科技创新赋能标志性工程建设、文化产业创新工程、高水平技术攻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发力,推动全区科技实力稳步提升、创新动力持续增强,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永定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解雯惠 宋登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