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区市场动态
1、政策盘点
7月,各省市政策以融合、创新、激励为核心,通过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吉林省推动4A级以上景区市场化运营,提升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海南省发放4000万元夏季旅游消费专属清凉补贴,补贴范围包括4A(含)级以上景区门票费用等;张家界市对成功创建5A级、4A级景区及国家级、省级度假区的单位给予奖励,激励景区提质升级。
2、新增4A级景区
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经有关地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并于2025年7月18日完成公示,拉萨市曲水县秀色才纳景区等14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正式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具体名单如下:
3、4A级景区动态
本月,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银川市“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增至60项。
优惠政策方面,济南红叶谷景区特别推出免票入园活动,持续至8月31日。
特色活动方面,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相继推出“礼乐教化——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和“为政以德——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展”。
旅游数据方面,宁波博物馆开展首周,总参观量突破2.7万人次,单日最高参观量近8200人次。
二、月度200强榜单
以下是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的“2025年7月4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200强榜单”。本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西夏陵、上海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历史博物馆、应县木塔景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南京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馆进入榜单前十。
200强榜单中,共有55个品牌排名环比上升,95个品牌排名环比下降,2个品牌排名环比没有变化,48个新入榜品牌。
7月,所有4A级景区品牌指数为149.21,环比上升2.2%,同比下降2%;其中200强4A级景区品牌指数为287.21,环比上升9.1%,同比下降3.1%。本月在暑期旅游的拉动作用下,指数回升明显,市场呈复苏趋势;但同比仍呈下滑趋势,长期来看,景区还需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三、景区分布与细分榜单
1、景区类型分布与细分榜单
(1)景区类型分布
7月,品牌个数方面,各类型景区数量变动幅度较小,人文景观类景区上榜数量98家,占比49%;现代娱乐类景区和自然景观类景区分别上榜50家、43家,两者合计占比47%;乡村田园类景区(5家)和综合吸引类景区(4家)上榜数量相对较少。
品牌指数方面,乡村田园类景区和人文景观类景区突破300,指数分别为349.54、304.16;综合吸引类景区、自然景观类景区、现代娱乐类景区指数分别为271.86、270.45、263.41。
从细分类型品牌数量来看,科普型景区、主题公园型景区、历史遗址型景区分别上榜55家、39家、26家,合计占比榜单的60%;山岳型景区和山水型景区上榜数量在10-15家之间;其余类型景区上榜数量在10家及以内。
从细分类型品牌指数来看,本月有7个类型的景区指数突破300,较上月增加明显,分别为村落型景区、纪念地型景区、科普型景区、特色街区型景区、海滨型景区、历史遗址型景区、湿地型景区;其他类型景区品牌指数位于200-300之间。
(2)景区类型细分榜单
2、景区区域分布与细分榜单
(1)景区区域分布
从景区区域分布来看,七大区域中,华东地区上榜数量仍最多,为54家,占比27%,其次是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上榜数量分别为40家、39家;品牌指数方面,西南地区最高(314.96),主要由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景区带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次,指数分别为313.64、288.55。
从景区省份分布个数来看,四川省上榜数量最多,为20家;其次是北京市,上榜16家;上榜数量在10-15家的省份共有6个;其他23个省份景区上榜数量相对较少,在10家以下。
从景区省份分布指数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以425.29领衔全国,代表景区为西夏陵、贺兰山岩画风景区等;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等8个省份品牌指数在300-400之间;其余省份品牌指数位于200-300之间。
(2)景区区域细分榜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