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
也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日前,七星岩、鼎湖山、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亮相央视《生态中国》节目,
让绿美星湖再次成为焦点。
作为生态名山,
鼎湖山拉开了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序幕,
吸引着人们前来领略壮丽画卷,
续写“绿美广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肇庆对星湖水质
更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以一湖清水映照绿色发展的初心。
△鼎湖山。西江1号 摄
△星湖。梁亮 摄
鼎湖山
鼎湖山地处北回归线南侧。
观看世界地图,遍览北回归线穿越之地,
多数地方被沙漠或草原覆盖着,
而在鼎湖山却有一片繁茂的森林。
△ 鼎湖山。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这里保存着完好的天然森林植被,
其中,季风常绿阔叶林
更是有400多年
持续保护历史的原始森林。
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林冠截留雨水,枯落层涵养水源,构成了“天然水库”,于是,鼎湖山形成了湿润的微气候,也因此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西江1号 摄
1998年10月,
中南林学院专家来到鼎湖山
开展定位研究测定,
在飞水潭瀑布右侧3米处,
测得空气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达10.56万个,
这是广东乃至全国负氧离子
浓度最高的旅游景区之一。
此处正是当年孙中山先生游泳处,现今,在飞水潭岩壁上,还刻有宋庆龄亲笔题写的“孙中山游泳处”六个大字。
△西江1号 摄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
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98%左右,
保存着8种天然森林植被类型。
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惊叹,
是广东的“生物宝库”与“物种基因库”。
△图源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不仅是植物王国,
记录有高等植物2291种
(其中野生高等植物1948种),
还是动物乐园,
有6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如中华穿山甲、白鹇等。
其中白鹇在1988年被选为广东省省鸟。
近年来,新物种新记录仍不断涌现!
△许庆彬 摄
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物资源,
让鼎湖山不仅是
中外科研工作者的重要科研基地,
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普基地,
开展有体验式活动、科学研学式活动,
吸引无数中外游客“看见”鼎湖山。
△ 西江1号 摄
七星岩
对于肇庆人而言,
星湖是记忆中的一景,
也是肇庆人民心中的“母亲湖”。
如今600公顷的星湖
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梁亮 摄
走进七星岩,
低头见水,抬头见山,
天人合一,
犹如进入一幅流淌着的山水画卷。
肇庆七星岩里湖面积约32.5万平方米。2017年年底开始,七星岩景区对里湖水质进行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湖水质保持优于Ⅳ类水标准,重构“水下森林”,重现“天空之镜”美丽景观。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邹泳琪 摄
一直以来,
星湖水质整治都是备受关注的民生大事。
不少人对星湖的印象,
都是湖光粼粼城融于湖、
湖城共生的美丽画面。
历史资料显示,星湖周边曾有一万一千多亩的地势低洼的田地,每逢暴雨,山岭山上的洪水便倾泻而下,经常把田地淹没,千百年来,星湖周边的农民就盼望着筑湖蓄水,灌溉良田。
1955年到1957年,星湖历经两次大规模工程建设,既解决了洪涝问题,为城区良田灌溉,风光也日趋绚丽迷人。1961年4月,叶剑英元帅再次到七星岩时,写下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1982年,星湖景区入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如今星湖如镜映蓝天,
水清见底鱼相逐,
星湖的水更清、更绿,也更美了。
今年恰逢七星岩历史治水工程70周年。
我们将贯彻星湖人治水传统,
久久为功,将星湖治理成
“有湖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
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 李显才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邹泳琪 摄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是肇庆的一块重要湿地,
总面积935.4公顷,
其中湖泊湿地面积677公顷,
始建于2003年,
2013年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
升格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是广东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
△何异能 摄
园内生物多样性富集,现有植物604种,脊椎动物264种。通过自主研究迁地保育技术,引进繁育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湿地之神”丹顶鹤70多只,火烈鸟等水禽150多只,是华南地区著名的丹顶鹤种群繁育基地。
走进星湖湿地,
波光粼粼的湖水与郁郁葱葱的植被相互交织,
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画卷。
湿地中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
为众多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鸟类也让星湖湿地充满了灵动和生机。
△梁瑞伟 摄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吸引上万只鹭鸟在园内栖息、繁育,
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是市民游客的观鸟胜地,
这不但是环境优美的标志,
更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体现。
△欧彩焕 摄
肇庆星湖旅游景区
向“绿”而行,点“绿”成金,
让绿水青山有颜值,更有价值!
找个时间你也来走一走~
◆ 编辑:邹泳琪
◆ 一审:龙爱文 陈楚
◆ 二审:邓俊丽
◆ 三审:童益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