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铜陵发布】
8月15日,
《安徽日报》刊发特别报道,
聚焦了铜陵永泉小镇从废弃矿坑蝶变为文旅胜地的历程。
全文如下↓↓↓
昔日废弃矿坑 蝶变文旅胜地
( 记者 罗晓宇 实习生 朱欣怡 )
“来到铜陵永泉小镇,先去钱庄换取铜钱,然后品尝奶奶做的柴锅饭,再游览‘忆江南十二景’,最后泡一泡天然温泉。”近日,一份详尽实用的铜陵市义安区永泉小镇体验攻略在社交平台上广为转发。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如今一步一景、韵味十足的江南小镇,前身竟是一片废弃矿坑。
“20多年前,这里还是20余处关闭小矿山留下的采坑和废土堆,重金属污染严重,荒山荆棘丛生。”铜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彻底修复这9000亩废弃矿山,铜陵市自2003年起,依托当地森林、水域、矿山等资源,启动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拓展发展空间,探索出一条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增值”的新路径。
对废弃矿坑进行填充治理,在荒坡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山泉溪流;依托6000亩森林资源打造“忆江南十二景”“江南童话”等景观,推动林区向研学游一体化景区转型;盘活废弃矿坑,改造为“鸳鸯湖”亲水景观区;科学勘探开发深1780米的九宝温泉,建设温泉养生馆和基地,填补区域高端康养空白;规范流转周边万余亩土地建设无公害农业基地,改造闲置村舍为江南小院民宿。
2003年,铜陵永泉农庄有限责任公司在生态修复基础上,兴建江南特色农庄,发展乡村旅游。此后,依托原始森林和优质温泉,逐步形成“游江南山水、看江南园林、吃江南美食、住江南人家”四位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20多年来,我们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品牌和模式。”铜陵永泉农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树根介绍,近年来小镇把握养老产业发展机遇,推动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推出温泉酒店及林间温泉体验,吸引了大批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
铜陵永泉小镇以“生态修复+康养服务+沉浸体验”的创新模式,生动诠释了安徽积极探索“两山”理念生态价值转化路径,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赋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实践。
近年来,我省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系统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将修复工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格局,因地制宜、“一矿一策”推进治理。强化技术赋能,运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建立管理平台,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探索“以用定治”市场化修复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生态修复+生态产业”融合,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累计修复废弃矿山3594个、面积41.35万亩,治理率近九成。年度300个修复项目已完工过半。巢湖流域山水工程资金执行率、修复面积完成率均达100%,居全国首位。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顾婧 审稿:詹俊 终审:季学明
精 彩 推 荐
点个在看 再走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