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盘州市立足本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人文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强化旅游品牌创建打造,持续推进旅游业态升级,创新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宣传推介,顺势应时发展暑期经济,让旅游产业成为真正富民的产业,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盘州城区全景
盘州的暑期经济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高温催生避暑刚需,清凉之地成暑期爆点。当全国多地陷入“炙烤模式”,盘州平均19℃的夏日成为稀缺资源。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叠加暑期亲子游需求激增,盘州各景区迎来爆发式增长。从五月开始,哒啦仙谷的房车营地便排起长队,两河街道岩脚居委会、坪地乡小树林村的民宿预订需提前两个月。到七八月份高峰时段,全市接待能力趋于饱和,所有满足接待能力的景区、城镇、村寨,都住满了外地来避暑的游客。
哒啦仙谷景区
乌蒙大草原
区位交通织就便捷路网,高原屏障锁清凉。盘州市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省的西大门。优越的地理位置,让盘州成为南接云桂,东通湘粤,北连黔中大地的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突出,高铁、高速纵横交错,是云贵交通、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的重要节点,是毕水兴经济带的中心腹地。盘州位于云贵高原东缘,平均海拔约1700米,多在1400米到1800米之间,独特的地理禀赋构筑起天然避暑屏障有效阻隔热浪,形成夏季天然“凉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8.1%。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美,理所当然成为避暑胜地。
盘州站匝道延时车轨
保田特大桥
盘州城区
盘州市历史文化悠久,3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生息。境内聚居着汉、彝、苗、白、回、布依等29个民族,多民族长期和谐共生、互融共荣,孕育了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
陆家寨布依木叶演奏
新民镇旧屯村布依族八音坐唱
盘州彝族火把篝火晚会
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彝族婚俗表演
盘州一年一度的元宵舞龙
盘州始终秉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生态建设成果显著,目前有森林面积3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66%,负氧离子浓度常年较高。独特的气候环境和生态,让盘州的作物有效生长期较长,昼夜较大的温差又能有效防止虫害。崇尚俭朴、遵循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让盘州人饮食结构丰富又自然。原生态食材辅以原生态的加工方式,最大程度保留食材原本的香味,让盘州的生态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
大洞竹海景区一角
八大山雨夺箐
盘州火腿
近年来,盘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加强西部发展的方针政策部署,紧把时代脉搏,顺应发展趋势,不断满足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创建打造旅游品牌,持续推进旅游业态升级,创新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保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游客数量持续增加,游客体验持续向好。
避暑去盘州西冲玉带
西冲玉带度假景区
2015年,退休了的黄教授从长沙出发,走遍了疆藏川滇西北环线后,一路向南来到盘州,在两河街道哒啦仙谷住了下来。此后数年的夏天,黄教授一家都会到两河街道岩脚居委会住上两到三个月,天气转凉了才回去。
哒啦仙谷景区
清凉的气候,美丽的风光,宁静的村庄,淳朴的村民,农家自养的畜禽和自种的瓜果蔬菜,无不吸引着黄教授,也吸引了黄教授的亲朋好友。10年过去,黄教授也许没想到,如今的哒啦湖畔,会住满了来自湖南长沙、永州等地拖家带口的避暑游客。
哒啦仙谷景区
避暑季的“火热”,让原本夏天冷清的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一下子热闹起来,游客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
夏天的妥乐古银杏景区
而坪地乡小树林村,因为在乌蒙大草原景区山脚下,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从乌蒙大草原景区开发至今,避暑季都是一房难求。如今,连坪地乡、乌蒙镇街上的酒店和满足接待需求的民居,也被游客住满。
乌蒙大草原景区
还有盘州城区、红果经济开发区、双凤古城、刘官温泉、西冲玉带以及全市大部分乡镇街道的酒店、满足接待能力的村寨民居,基本都住满了外地来避暑的游客。
双凤古城全景
普古娘娘山日出
保基脚踩洞云瀑
徐果跃是来自浙江永康的退休老干部,为了方便,他干脆在城区买了房子,每年暑期过来住上几个月。在他们的推介下,如今九城半山青云台小区,有200多套房子被来自江苏浙江的旅居避暑游客买下,专门用来避暑。
他们每天都是逛逛菜市场、游游公园、看看书、下下棋、写写字、喝喝茶……生活好不惬意。
盘州城区夜景
盘州城区里的夜市
当夜幕降临,盘州的“不夜街”接过了客流接力棒。各处夜市里,袅袅升腾的炊烟水汽,嗞嗞作响的烧烤,热情四溢的叫卖,吸引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勾勒出人间烟火的真味图景。
盘州火把月活动现场
乌蒙大草原上的铃铛舞
盘州暑期旅游的火爆,不仅是顺应天时、充分发挥地理气候环境等地利优势的结果,更得益于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创新融合。按照“自然为体,文化为魂”的思路,将民族文化植入旅游体验,自7月19日启动的“热情火把月·避暑盘州聚”活动,在喜乐街打造了20余场免费演出,将火把月的热烈氛围、盘州得天独厚的清凉避暑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非遗深度融合,为炎炎夏日来盘州避暑的游客提供了高水准、沉浸式的文化艺术体验。
盘州城区的早晨
在“十四五”规划中,盘州旅游产业确定的提质旅游项目、培育市场主体、打造特色产品、推进产业融合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即将进入“十五五”,盘州的旅游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也有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和挑战。
总体来看,盘州暑期经济不止目前的发展态势喜人,发展前景更是可观。还有很多未被开发的资源,比如很多的高山山头,自然风光都不错,放到很多外地都是令人趋之若鹜的美景,而且大部分道路畅通,都是可供游客赏玩体验的胜地。
丹霞镇梅子冲山海
丹霞山
大洞竹海景区
复兴湖畔的灯光渐次熄灭,喜乐街的夜市炊烟散入夜空,但盘州的暑期经济活力依然,方兴未艾。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韵、服务为翼的清凉经济,正在黔西大地澎湃涌动。这座西南小城用19℃的清凉,不断深入地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来源 盘州发布
编辑 何涛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