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在照母山森林公园的步道已经可以陆续看到前来晨炼的市民们的身影。马上消费工程师李陆正是其中的一员,“我家到公园只需要5分钟,到公司10分钟,山中晨跑我已经坚持快3年。”
两江新区照母山 王加喜摄
作为重庆市著名的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占地4300亩,有上千种类、超10万株植物,环绕这片城市绿肺“推窗见森林、抬腿踏湖岸”的便利,正织就“15分钟自然生活圈”,让企业活力与员工幸福实现同频共振。
开窗见景、下楼入园
百座公园成“活力快充站”
从早晨7点开始,星光大道川流不息的车辆像一条条长河,逶迤婉转,一辆接一辆驶入各个园区和楼宇,而在行车道两侧是步履匆匆的上班族,繁忙的一天就此拉开序幕。
照母山森林公园水杉树披”红妆“ 王加喜摄
“我的生活基本就是‘家、公司、公园’三点一线。照母山冬天赏红梅,秋天有水杉,夏天观荷花,四季皆有景。”聊起照母山的自然风光,李陆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周末也常常和朋友约在公园里遛狗散步,能近距离亲近自然,森林已成为缓解工作压力的“活力充电站”。
中午12点过,记者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1期的恋湖公园,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每天午休时间一到,园中的人流便逐渐多了起来。
恋湖公园紫荆花开 汪彦彤 摄
“散步沿着湖岸走一圈,看看野鸭游来游去,创业焦虑都被自然熨平了。”创业青年王艺凡告诉记者,自己留学归国两年了,和合伙人一起把办公地选在了隔壁产业园区的氪空间(重庆)创新中心,“选择这里是因为离家近、氛围好,繁忙的办公区域和静谧的公园无缝衔接、张弛有度。”
据悉,目前环照母山片区已建成公园104个,共享开放绿化总面积约2375万平方米,构建起供市民散步、运动、赏花、观鸟等休闲方式丰富的自然生态圈。
在这里,“公园20分钟效应”正成为周边职工、居民触手可及的治愈良方。
产城景加速融合
15分钟“圈”出幸福生活
“对于上班族来说,工作日的午休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很难抽出大块的时间去更远的地方。这个时候,‘触脚可及’的公园省去了许多时间成本。”入驻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的重庆励颐拓软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小陶告诉记者。
位于照母山的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
在“产城景”深度融合发展的照母山,科技园区亦能承载自然休闲、人文温度和社交引力。
步入驻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独栋建筑错落有致,一栋一庭院,被绿意环绕。这里不仅有入驻企业员工下楼即达的“后花园”,还凭借“高颜值”“好出片”“国际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打卡爱好者和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
记者在现场发现,园区随处可见特色景观座椅,即便是园区的树篦子,也采用混泥土预制,凹显出“您好”“Hello”“Hola”等多国语言问候。
位于照母山的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
“得益于两江新区环照母山片区的生态建设,园区被照母山森林公园、九曲河湿地公园、金州公园三大公园环绕,总面积加起来约8000多亩。”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窗外就是四季”的生态商务办公场景,园区乔木香樟、国槐等数量多达1100余株。同时,园区内规划的瑞器RICHAUS街区,将涵盖设计中心、艺术工坊、新零售及餐饮等复合业态构建,为企业员工提供“上班-休闲-文化消费”的闭环选择。
如今,两江新区环照母山片区正在不断推动城市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化,让更多的自然绿意延伸至市民的生活之中。
今年4月,两江新区提出将在数字经济产业园周边新建一条总长约6公里的慢行道。根据规划,该道路将沿黄山大道-箭竹路-金开大道-嵩山中路-恒山东路段建设宽度为4m的骑行专用道,在提升上班人群通勤舒适度的同时,也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了亲近自然、健身游憩的场地。
照母山人行天桥 汪彦彤 摄
照母山人行天桥宛如绿色纽带,将两江幸福广场与照母山森林公园紧密相连,市民通过人行天桥便可直达公园。
此外,辖区九曲河、中嘴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加速进行中。项目整体完工后,河流水质力争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及以上标准。
两江新区幸福广场三角梅盛放 汪彦彤 摄
三角梅从人行天桥垂落,绿意爬上玻璃幕墙,繁华办公楼宇和静谧的森林公园和谐共生......照母山正成长为充满各类产业包容性的“热带雨林”,自然禀赋与创新活力在此深度交融、协同发展,迸发无限可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