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风情 · 乐清福溪水库游】
文&图叶望庆
塞根潭:水韵与侠影交织处
塞根潭,隐匿于乐清仙溪镇高塘村北面的大峡谷之中。古时,此地称作“荡阴”,在蒋叔南重修的《雁荡山志》里有着详实记载:“塞岭,自北閤至福溪村过此岭,高长约十里,岭下溪中有双瀑。”“塞根潭,自福溪村东行,沿溪出塞岭,十里至塞根潭。潭水澄碧,上有悬瀑。”
近期雨水充沛,班长在荡山群里分享了塞根潭瀑布的视频,周末,我们租车导航前往,首先抵达高塘村。乡镇撤扩并前,高塘村隶属甸岭乡。因村旁修筑有防水高坝,当地俗称“坝”为“塘”,故而得名高塘村。古时福溪又称“塞头”,因“塞头”与“杀头”在方言中谐音,为图吉利,便改名“福溪”。“塞头”岭被称为“塞岭”,它是历史上横亘在仙溪镇与福溪乡(现已撤并归仙溪镇)之间的重要山岭。以塞岭为界,岭上属福溪乡,岭下为仙溪镇,“塞岭”的岭脚便是高塘村。

车至高塘村,福溪穿村而过,岸边大多是新建的房屋,不过有一座下为岩石、上覆青砖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外墙挂着“县乡公路高塘交通量观测站”的牌子。高塘村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还流传着诸多动人传说,其中高塘勤劳太公与小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因太公为人诚实可靠、重信守诺,小龙女护佑他一生遇难呈祥,尽享荣华富贵,最终高寿一百多岁。


据说,此地的地质中流出“仙水”,引得温台宁地区的百姓不辞千里,每周往返前来取水,这里的山水也因此被尊称为治病养生的“神泉”。2020 年国庆期间,中央十套专程来到高塘,拍摄流纹岩和“神泉”的纪录片。此外,这里盛产杨梅和枇杷等特产,每年的枇杷节都热闹非凡。

塞根潭并非单一水潭,而是由三折瀑布下泻汇聚形成的三个潭,因此又名“三泻”。第一折瀑布名为头刹,最为高耸且奇险;第二折瀑布称二刹,短小而静谧,下方是一个心型的龙潭,潭水碧绿,恰似“心心相印”,精美绝伦;第三折瀑布叫三刹,是三折中最长的一折,水流顺着斜坡状的溪床蜿蜒奔涌。

观赏瀑布的路线充满多种意趣:喜爱野趣之人,可从村里溯溪,沿着山路前行,便能近距离观赏水瀑与碧潭;偏好从容闲适者,可沿公路上行至对面观景台,此时瀑布全貌与高塘村的袅袅烟岚、福溪的山水风光相互交融;寻求刺激者,则可选择在福溪中顺河漂流,体验急流险滩带来的刺激惊险;在静水处畅游,两岸青山对峙、植被繁茂,仿佛置身如诗画卷,令人心醉神迷。河道两岸还是电视剧《神雕侠侣》的外景拍摄基地。


我、班长、秘书长、凯哥、勇哥等人选择走公路观瀑,而海平兄和星哥则进入村里的溪谷拍摄。我们一路徒步,身旁是流纹岩相伴。这些岩石历经亿万年火山运动雕琢,其纹理宛如大地书写的史书,或蜿蜒如练,或层叠似浪,红褐、青灰等色泽相互交织,是地质变迁的生动见证;另一侧则是一条“V 形”大峡谷。峡谷内奇峰罗列,岩石突兀,岩壁与溪床上的流纹凸起。峡谷中的水声如千军万马奔腾,撞击着耳膜。



转过一道山弯,塞根潭瀑布从苍翠山岚中轰然跃出。数十米高的崖壁宛如它的舞台,水流起初如素练垂空,中途撞上岩角,瞬间碎成万千银白碎玉,飞溅的水雾在日光的照耀下,悄然织出淡虹,扑在脸颊上,沁骨的凉意瞬间驱散暑气。


塞根潭独特的流纹岩地貌、幽深峡谷与飞瀑,与金庸笔下武侠世界的险峻与缥缈不谋而合。2006 年,张纪中执导,黄晓明饰演杨过、刘亦菲饰演小龙女的内地版《神雕侠侣》在此取景,这里也是该剧组桃花岛的拍摄基地。潭边那片平坦岩地,相传便是剧组取景之处,杨过与小龙女的侠影,仿佛仍在水光竹影间若隐若现。武侠江湖的浪漫,在此寻得了最为贴切的诠释。


在高福线未通车、福溪水库尚未修建之时,这里山高路远,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是乐清山水长卷里,隐匿在福溪水库下游的一处秘境。这里上游有龙潭,地势险要;中间有三塞瀑布,气势雄伟;水势直泻下游,形成塞根潭及飞瀑,美不胜收。看过塞根潭瀑布后,我们乘车沿乐清“川藏线”的高福线,前往福溪水库。

福溪水库:山水间的桃源秘境
福溪水库,坐落于大荆溪主流上游福溪支流的中游,这座中型水库以防洪为主,同时兼备发电、灌溉等多重用途。自1959年动工兴建起,它历经风雨沧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心血与期盼。

水库集雨面积达39.17平方公里,主流长度为14公里。据说,从空中俯瞰,它仿若一条蜿蜒的巨龙,静卧于群山环抱之间,故而又得名“龙湖”。我们在车上打开高德导航,眼前景象果真是名不虚传。那曲折的湖岸线,恰似巨龙舞动的身姿,向山间伸展的湖水犹如龙爪,灵动且富有韵律。周边山峦连绵起伏,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水域。

从塞根潭到福溪水库仅有十分钟车程,很快我们便抵达了水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主坝。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的主坝,后经多次除险加固。如今,它已成为一座钢筋砼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235.31米,坝高50米,坝顶宽度10米,坝长126.8米,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捍卫着水库的安全。水库一侧,水电站巍然矗立,上面刻着“福溪水库综合楼”字样。站在坝顶极目远眺,水库全貌尽收眼底。


走近水库,那如镜的湖面首先吸引了目光。水色极为清澈,绿得温润,恰似一块经岁月沁养的翡翠。阳光倾洒而下,水面如碎金点点,又在微风轻抚下揉成绸缎,缓缓铺向远方。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细碎涟漪,似绿绸轻轻漾动,旋即又悄然归于平静。

对岸山峦如黛,仿佛是最慷慨的画师,将深浅不一的绿肆意泼洒在天地之间。深绿是古树的坚守,浅绿是新枝的蓬勃,偶尔裸露的岩崖,成了这绿毯上的留白,增添了几分苍劲。山峦倒映在水中,真假难辨,虚实相生,水与山的倒影相互缠绵,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谁在守望谁。只觉这天地宛如一座巨大的镜台,将山水之美复刻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对面那座锥形山峰,尤为引人注目,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巨锥,在对岸傲然挺立。山体层层叠叠,纹理似岁月镌刻的褶皱,上面满覆葱郁植被,尽显生机与厚重。空中云朵或聚或散,形态轻盈,与山间的沉稳形成奇妙的呼应,使整个场景既具雄浑气势,又不失空灵之美,仿佛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壮阔的自然秘境。山影、云影、树影,在湖水中交织融合,亦真亦幻,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沿着水岸悠然漫步,时光仿佛都放慢了脚步。水边小亭静静伫立,宛如从画中裁剪出的一角,框住了山、水、云。坐在亭中,看云影在水面飘荡,听树叶与风低语,尘世的喧嚣被远远隔绝,唯有这山水间的宁静,漫过心的堤岸。福溪水库,是山水谱写的诗,是天地珍藏的画。来过这里,便沉醉在这如画美景中,不愿醒来,任身心在这汪碧绿与一抹山影间,成为最自由的归人。

水库尽头的隐世古村
去福溪水库之前,我们就做过攻略,知晓此处有两条古道:其一,福溪水库大坝尽头右侧,有一条通往岙里的古道。顺着这条古道下行,途经岙里村、竹园里、湖里、沙龙等地,最终可至仙溪与甸岭溪的交汇处,对面便是高塘村通往福溪水库的路口。其二,是泄岭古道,其北段已被福溪水库淹没,南段仍保留着,从福溪村向南延伸至高塘。
欣赏完福溪水库,我们穿过大坝准备沿古道前往岙里,然而没走出几步,便发现夏日里古道上草高及腰,无法通行。于是回走,改沿着水库边的便道徒步快走。
溪边,一条便道蜿蜒伸展,上面被履带碾压过,还算平整,不知道是否正在修建环湖步道,不得而知。沿着水库边缘的便道徒步,一侧是静谧秀美的龙湖,另一侧是树木繁茂的大山。知了欢快地鸣叫着,间或还有鸟儿嘹亮的歌声传来,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

沿着水岸徒步,不到半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水库的尽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隐匿着一处隐世古村。几座石构房屋静静地伫立在山林间、涧溪边,房屋的表面布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显得古朴而厚重。每一道纹理,都仿佛是历史镌刻下的印记,无声地诉说着久远的故事。水库边,还有一座没有房顶的石屋。这些石头房,宛如沉默的史官,默默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房屋前方的溪水中,一群鸭子正欢快地嬉戏着,为这宁静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当年库区建设时,淹没耕地497亩,移民多达1378人。我们原以为这些房子是建水库时未拆除的老屋,水库尽头的村落应属于移民范畴。可涧溪里养着一大群鸭子,推测这里应该有人居住。为何这里还有人居住呢?带着满心疑惑,我们跨过小桥,朝着石屋走去,想要一探究竟。


没想到石屋里当真住着村民。三位老人正在享用中餐,悠然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在这个没有通汽车的山旮旯里,过着如桃源般的生活。我们向他们打听这里是什么地方,叫什么村。或许是老人没听懂,又或许是他们也不太清楚,回答得含混不清。随即我们又问房子对面涧溪边的古道通往何处,这回他们听明白了,说是通往大岩头村的,不过他们还特意提醒,里面杂草丛生,不建议我们前往。


福溪水库建成后,许多村庄都被淹没在碧波之下,村民们纷纷迁离故土。而这里却幸运地留存了下来,成为了一处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如今,这里虽没了往昔的热闹喧嚣,但却多了一份宁静与祥和。老人们在此安享晚年,过着简单纯粹的生活。我们用高德地图查询后得知,此处位置是长坑自然村。它原先隶属于乐清福溪乡福溪村,是“福溪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之一,与“前山”“桥上”“茅垟坪”等自然村并列。


再攻略一下,溪边这条古道通往乐清大荆镇五指峰景区的大岩头村。大荆镇的五指峰景区,属于雁荡山的余脉,以奇特的山峰景观闻名遐迩。我们站在此处远眺对面山峦,竟拍到一处类似五指峰的“迷你五指峰”,由此可见,这里的地貌与大岩头紧密相连。


我踏上长坑的古道,脚下的石板路凹凸不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前行一小段后,发现道路确实难行,而且时间也不早了。同行的班长、秘书长、勇哥都没有继续往上走,尤其是每次登山都冲在前面的凯哥也说不要去了。于是,我们便折返,结束了这次福溪水库之行。

福溪水库之行,我们跟着水流漫步,随着山风飘荡,觅着隐世村落,探着古道幽径,内心被这湖光山色涤荡得澄澈无比,仿佛成了山水间一粒自由的尘埃,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