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尔斯河畔波士顿 摄于2025年6月11日
这些年来,我们流行说的一句话是,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在美丽国东海岸的波士顿,本人对这句话就有着切身的体会。
虽然与中国隔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虽然相距遥远的一万多公里,但置身于这座城市,不管是市政中心,还是犄角旮旯,你随时随地都会与“中国”遇见。比如那天下午一下飞机,坐上儿子的车,经过一条不算宽也不算热闹的街道,就看到路的两边有好几家中国人开的餐馆,其中就有一家的店牌上,写着“重庆火锅店”几个大字。于是扑面而来的,便是一种故乡感、亲切感。
在哈佛大学,在麻省理工学院,或者是东北大学……你不时可以看到来去匆匆的中国学子们年轻的面孔;在建于1634年的波士顿公园和毗邻的波士顿公共花园,你不时可以看到中国的大妈和大爷们,正悠闲地推着婴儿车,缓缓前行;在纽伯里大街,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在查尔斯河畔,你也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一群一群风尘仆仆的中国游客的身影。
那一天,跟着儿子去昆西的一个超市购物。偌大的超市里,各种菜蔬琳琅满目,各类水果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
在超市长长的货架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食品,比如切片素鸡、油豆腐、千层香豆干、豆豉香切肉肠、香脆笋、松花皮蛋、螺蛳粉等。还有上海面、山东挂面、广东干面、兰州拉面,其中的“面”字还是大写的“麺”,大概是怕老一代华人不认识简化了的汉字吧?
于是,我就随手拍了一段视频发到网上。我们江西日报社的老领导彭总看到后留言:“没看到江西食品。”我回着:“可能我没注意到,应该有的,我儿子就在超市里买到过江西米粉。”彭总发了个OK和呲牙的表情包过来。我又回着:“谢谢彭总,提醒我又可以拍一条视频。”彭总回复:“期待江西米粉!”呵呵,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浓郁的家乡情结啊!
在波士顿,你不仅能够随时遇见“当代中国”,还可以遇见“古代中国”。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是以收藏东方的艺术品而名闻遐迩的,有着相当数量的我国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例如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唐代张萱的《倒练图》、北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和南宋陈容的《九龙图》等等孤本。还有难得一见的青铜、雕塑、纺织以及宋元明清各个窑口的真品。到了里面,你在一饱眼福之后,一定会发出叹为观止的感慨。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还把最显眼的黄金位置,慷慨地给予了中国文物。一进正门,沿楼梯上到二楼的各个展厅。而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宽敞的楼梯两侧摆放的中国明清时期的大型景泰蓝掐丝珐琅香炉、将军罐瓷瓶、壶形青铜花瓶,等等。
让我接着往下写。
走进波士顿唐人街,你更会以为是走进了中国的某一个小镇,某一条街区。
唐人街入口的横匾上,写的是“天下为公”和“礼义廉耻”。路边,酒肆饭馆鳞次栉比,中文招牌随处可见,广东口音、四川口音、山东口音、湖南口音、湖北口音……四处响起,再熟稔不过了的浓郁的中国城乡那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人间烟火气息,像一幅《清明上河图》,在你的面前次第展开。
真的,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行走在这个地球村里,你随时随地都可以遇见“中国”,感受到世界之“小”,感受到中国之“大”。想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何等的自豪啊!
写于2025年6月11日,波士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