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溪游瑶山遗址公园
听闻余杭区在良渚和瓶窑之间有一个安溪古镇。我们几个老朋友钰林、少鑫、大桩、高大哥和我相约挑战一下八月暑天,去安溪古镇走一走。
8月11日早,我们相约在二号线地铁良渚站D出口会合,走出D出口,旁边就是良渚公交站,里面集中了十几路公交车,可以到瓶窑等远郊。
我们到安溪古镇去,要乘坐489路公交。489路公交根据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发车间隔,一般说来是半个小时到四十分。我们乘上公交,车上人不是很多,大家都有座位。此车行驶在比较狭窄的乡村公路上,公路两旁都是挺拔的水杉,遮天蔽日,十分舒适。车行四十分钟,陆陆续续停靠了几十个站,报站器传来安溪古镇。本来我们应该在这里下车,去换乘2586路公交去瑶山遗址公园和位于杭州公安安康医院内的沈括墓园。可是2586公交是一趟乡村公交,只有早晚才有,过了八点半就要等到下午二点半才有了。所以,我们不能乘坐2586路公交去那里。
所以,我们坐489公交过安溪大桥,在安溪镇前面二站的安溪村下车,因为那里离瑶山和沈括墓园比较近,但需要走三里路。在夏日骄阳下行走三里路,对我们几个耄耋老人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但是,我们勇敢地迎接挑战,撑起阳伞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前走去,公路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水稻田,这样大的水稻田在杭州已经难得一见。这些田是永久基本农田,是受国家保护的。田园景色十分养眼,只是天气太热而影响了欣赏。老人们边走边说,谈论着以往旅游中的事情,兴致很高。
走了不到半小时,前面看到了去瑶山遗址公园的路牌,瞧,前面有几座草屋,那就是遗址公园了。
良渚古城遗址是杭州三大世界遗产之一,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年﹣4300年,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2019年7月6日,经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面积为14.33平方公里,分城址区、瑶山遗址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谷口高坝区4个片区。瑶山遗址作为良渚古城遗址年代较早的遗迹,不仅是申遗的组成部分,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瑶山遗址公园的位置相对比较偏僻,加上交通不是很便利,因此前来此地游览的人不是很多。瑶山遗址公园对杭州市民是开放的,不需要收门票。瑶山遗址公园在整个良渚文化中的地位也是蛮重要的,瑶山遗址的核心是一座大祭坛,据考古研究瑶山遗址不仅是一处祭坛,还与城址区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一系列分等级墓地一起,共同揭示了渚古城遗址作为早期国家形态的阶层划分、统一信仰和社会分工等价值特征,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走进瑶山遗址公园,根据导览图径直向中心部位的祭坛走去。整个遗址公园比较空旷和原始,偌大的公园内几乎没有什么树木和园林建筑,只有大片绿茵茵的草地 ,山坡上栽种着一排排的绿茶。
我们沿着公园小道走上祭坛,这是一片台田,由祭坛和墓地组成。祭坛利用自然山体增修而成;顶部平整,以挖沟填灰色土的方式,形成三重土色的回字形结构,可能与天文观象有关;祭坛四周也应该包有石坎。
五千年前的祭坛就有如此规模,确实令我们惊叹。祭坛上除了祭坛还有几座高等级的墓葬。据资料介绍,瑶山祭坛南部共发掘两排共13座大墓,南排7座,北排6座,居中的墓等级最高。随葬品包括玉器、陶器、石器等,共754件(组),其中玉器678件(组),出土物与墓主人性别存在对应关系。南排埋葬男性贵族,出土玉琮、玉钺、玉三叉形器、成组玉锥形器等;北排埋葬女性贵族,出土玉璜、玉纺轮、成组玉圆牌等。
从祭坛下来,我们沿着公园游步道往出口处走去,在一处叫做馒头山的小山头上游览了观星台。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就掌握了许多天文知识 ,通过观察天文气象,安排农业生产。
处理这两处主要景点外,遗址公园里还有凤凰山观景台、瑶山果园等游览点,因为天气太热,我们放弃了。
瑶山遗址公园是良渚文化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游。

图为地铁良渚站线路导乘牌

图为到安溪古镇的489路公交站牌

探索良渚文明

瑶山有一个果园

指路牌

安溪村面积挺大

2586路公交可以到瑶山遗址,只是时间不是很好。

图为瑶山遗址公园的导览图

导览图

我们在瑶山遗址发现了什么

瑶山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

瑶山遗址是什么

导览图

资料介绍

指路牌

绿油油茶叶


图为祭坛

考古

历史环境

图为祭坛面貌

红土台就是祭坛

祭坛结构

祭坛旁边的大草坪

祭坛平台

祭坛墓葬

我们参观祭坛

在祭坛上留影

留影祭坛


遗址公园大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