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起/文
江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时,黄鹤楼已在眼前。这座矗立在蛇山之巅的古楼,飞檐翘角如振翅欲飞的鹤,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与远处长江的粼粼波光遥相呼应。拾级而上,木质楼梯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站在顶层回廊,视野豁然开朗。脚下是长江如练,自西向东奔涌而去,江面上来往的游轮鸣着长笛,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水痕。不远处的长江大桥如钢铁巨龙横跨两岸,车流在桥面上织成流动的光带,与江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古老的楼宇与现代的桥梁在此相遇,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搏竟如此和谐地共振。
凭栏远眺的瞬间,那句早已刻在记忆里的诗忽然涌上心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千年前,李白是否也曾站在同样的位置,望着友人的船帆消失在长江尽头?那时的江面或许没有如今的游轮与大桥,却有着同样浩荡的江水,同样裹挟着离情别绪的风。时光流转,楼几经兴废,诗句却从未褪色,此刻与眼前的景象重叠,竟生出一种跨越千年的共鸣。
江风渐起,吹动衣袂。远处的汉阳树影朦胧,鹦鹉洲上草木葱茏,一如诗中描绘的模样。原来有些风景,真的能在时光里沉淀成永恒,让每一个登临者,都成为历史与当下的连接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