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提起安徽黄山的著名古村落,西递、宏村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它们如同徽州文化的“名片”,让世人见识了徽派建筑的精美。但呈坎村,却像一位低调的老者,守着近千年的光阴,在八卦阵般的街巷里,藏着更细腻的传奇故事。呈坎村就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的徽州区,如今已是国家5A级景区。
“呈坎”二字,本身就带着玄机。当地人说,“呈”为“呈现”,“坎”对应八卦中的“坤”,象征大地之母,厚德载物。而整个村落的布局,更是将“八卦”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以村中的“钟池”为中心,八条街巷向八方延伸,似八卦的八个方位;四周的山形如八卦的外沿,河流绕村而过,形成天然的“护城河”。
第一次走进呈坎的人,多半会在巷子里“迷路”——明明看着前方是出口,转个弯却又回到原地,青石板路蜿蜒曲折,马头墙在头顶交错,仿佛闯入了一座时空迷宫。当地老人笑着说:“以前战乱时,外人进了村就找不着北,这八卦阵啊,还是护村的‘法宝’呢。”
呈坎的美,藏在建筑的细节里。这里的徽派古宅,每一栋都是“三雕”艺术的博物馆:木门上的木雕,刻着“八仙过海”、“福禄寿喜”等,人物的衣袂飘飘欲仙,连胡须都根根分明;窗棂上的砖雕,层层叠叠,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墙角的石雕,或为瑞兽,或为祥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线条清晰。而村中的宝纶阁,更是徽派建筑的巅峰之作——这座曾为罗氏家族祠堂的建筑,梁架上的木雕堪称“立体的史诗”,百鸟朝凤、龙纹盘旋,每一寸木头都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除了建筑,呈坎的民俗更带着浓浓的徽州韵味。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村里的孩子们会穿上传统服饰,在长辈的带领下举行“开笔礼”——点朱砂、写“人”字、拜先师,仪式庄重而温暖,寓意着“人生聪明识字始”。而到了夜晚,呈坎又换了一副模样:灯笼在巷子里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着斑驳的墙面,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偶尔能听见深宅大院里传来几声咳嗽,或是老人们用方言低声交谈,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逛累了,不妨在村里的老饭馆坐下,尝尝地道的徽菜。呈坎的臭鳜鱼,发酵得恰到好处,鱼肉细嫩,臭味里带着鲜香;毛豆腐在铁板上滋滋作响,蘸上辣椒酱,是独有的“重口味”美味;还有那碗呈坎毛峰茶泡的炒米,清香解腻,一口下去,仿佛把徽州的春天喝进了肚里。
如今的呈坎,还是摄影爱好者的“秘密基地”。清晨的薄雾缠绕着马头墙,傍晚的夕阳给古宅镀上金边,雨后的青石板路倒映着灯笼的影子,每一个瞬间都值得定格。有位摄影师朋友说:“呈坎的美,在于它的‘不完美’——墙皮剥落的痕迹,木门上的旧锁,甚至墙角的青苔,都是时光留下的印记,比刻意修缮的‘完美’更动人。”
或许,比起西递、宏村的声名在外,呈坎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本真”。呈坎没有被过度开发,依旧有村民在古宅里生活,老人坐在门口择菜,孩童在巷子里追逐,让这座千年古村始终“活着”。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的不仅是徽州建筑的精美,更是一种“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态度——与自然共生,与传统为邻,在八卦的智慧里,寻得一份内心的安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