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乐游邻水,巴适得很。”近日,重庆市民李小姐与闺蜜一行三人在四川邻水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周末。从品尝特色肉汤圆到游玩仿古街,从采摘葡萄到体验溪降,再到夜宿山居民宿,两天一夜的“快旅慢游”让她们流连忘返。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重庆游客的周末新选择。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浪潮中,作为四川省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县,邻水县锚定重庆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定位,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以“两地两区”建设为抓手,凝心聚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让“远走不如进邻”的文旅名片,叫得更响、擦得更亮、传得更广。在跨省域文旅协同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为广安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提供极核支撑作用。
规划引领:构建文旅协同新格局
八月阳光灼灼,在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凉风习习、松涛阵阵。来自重庆的吴女士夫妇,站在望乡坡玻璃观景平台上,享受着24℃的清凉。“好一座天然氧吧。”吴女士赞叹。这里平均海拔900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
五华山度假区的成功,是邻水县规划引领文旅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邻水县先后编制《邻水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出台《邻水县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12345”行动方案(2025—2029年)》等政策文件。同时,积极参与环华蓥山文化旅游发展联盟、明月山文化旅游联盟,与重庆毗邻区县签订合作协议,构建起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新格局。
“我们正抢抓‘双圈’建设新五年机遇,高水平编制‘十五五’文旅专项规划。”邻水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完善跨区域文旅协同推进机制,加快构建渝邻区域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
平台建设:精准对接重庆市场
8月14日,棕阁山生态度假区的森林木屋民宿里。重庆游客宋女士正欣赏着落日余晖,“山间落日熔金,随手一拍皆是画。”她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这仅仅是邻水县精准对接重庆客源市场的“小切口”。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短途就近、深度体验、避峰错时”的近郊游特征,着力引导重庆游客打破“远方即美好”的固有认知,联动毗邻地区共推春季赏花游、秋冬生态游等5条精品线路,针对年轻群体,还打造“剧本杀+古镇探秘”“露营音乐节”等潮玩项目,传递出“就近体验”的生活智慧。
平台建设的更深层探索,还在于构建“文旅+”的复合场景,数据显示,今年来,邻水县新引进重点文旅项目2个,签约金额达38亿元。县博物馆接待观众5.33万人次,晓隐山居民宿(一期)在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入住率均达到100%。春节、五一、让水湖欢乐跑等主题文旅活动精彩纷呈。2024年全县旅游人数达43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43亿元,重庆游客占比约40%。
“‘进邻’与‘近邻’谐音,体现了我们与重庆的紧密联系。”县文广旅局局长左乙惠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建设太阳谷温泉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多渠道宣传邻水文旅品牌,持续擦亮“远走不如进邻”名片。
交旅融合:畅通“快旅慢游”新通道
在天意谷景区停车场,一辆来自重庆的直通车刚刚抵达。车上的50多位游客大多是重庆主城的退休老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华蓥山避暑五日游”。“以前要转两趟车,现在一个多小时直达,还能听导游讲解,太方便了。”68岁的李大爷满意地说。
与此同时,在华蓥山山腰,连接山区主干道与晓隐山居民宿入口的旅游公路已进入尾声。项目负责人赖林表示,8月底建成后,从县城到晓隐山居民宿的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大幅提升游客体验。
“这条路将把山下景区与山上民宿连接起来,大幅缩短前往各景点通行时间,实现从山巅到溪谷的闭环游玩。”王洪良表示。
“交通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县交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北大道三期工程、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项目的建成,有效解决了邻水与重庆近而不快的问题。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渝北至广安铁路等项目,打通五华山—重庆长寿湖等跨省旅游通道,完善“外联内畅”“快旅慢游”的交旅融合体系。(张天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