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李娇俨 通讯员 李恬怡 刘齐
这个夏天,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在之江大地上徐徐展开。各地文博场馆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依托文物资源,以不同形式的特色展览和活动,带领观众重回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
遍布全省的抗战主题展览,让我们以多元视角感受革命年代的坚韧精神,铭刻这片土地上的信仰与热血。
01
来到浙江省博物馆,“北上!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参观学习,讲解员也“供不应求”。这场展览生动还原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军挺进师跨越四省、宣传抗战、浴血奋战的史实。
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馆党史部副主任熊彤告诉有风君,展览从2023年开始筹备,浙博主动联合江西省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安徽博物院,以及多地极具特色的博物馆,得到了积极响应。
观众正在参观“北上!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图 / 王建龙 徐文迪
“在许多抗战历程展中,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故事可能用一张照片就略过了。”熊彤说。因此,浙博的北上展呈现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抗战视角,这体现在展品的选择上——许多文物都是首次公开展出,或者说此前鲜有机会与观众见面。
比如,一张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印发的传单《中国能不能抗日?》,字字铿锵;另一张由方志敏妻子缪敏保存的1934年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报《红色东北》(第74期),凝聚着先辈们的呐喊……它们从江西省博物馆远道而来,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环顾四周,170余件/组革命文物,结合相关历史图片资料,多维度还原先遣队与挺进师的壮烈征程。可以说,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烽火岁月的记忆。
在全省多地,不少展览还聚焦本土抗战史。杭州市四牌楼防空洞内,“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专题图片展”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构筑往昔岁月,以极强的在地性,融入时空;在萧山博物馆,“烽火江南——萧山抗战史料文物展”以210件/套文物展品还原浙东最前线的血泪抗争;在象山县博物馆,“半岛烽火——象山县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及图片展”通过剪纸、模型等再现象山军民奋起抗日,生死搏斗的史实,强化了历史与在地情感的联结。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专题图片展”现场。图 / 林云龙
有风君采访发现,各地博物馆的主题展览也组成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之旅。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用棕刷墨印铁骨铮言体验、制作有声明信片与先烈“对话”;中国扇博物馆设计了军帽红缨枪打卡、革命文物套色印章活动;柯桥区博物馆以抗战歌曲展配合手工星星灯制作,向革命先烈致敬,让青少年在“动手动耳”中传承红色基因……
02
一场场展览突破传统框架,多维度展现抗战的复杂面貌,让我们在宏大历史下,还原个体的重量,触摸到坚韧的力量。
在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推出“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主题影像展,以160余幅被定格的历史瞬间,再现了中美并肩抗敌、守望相助的友谊。暑期来衢州参观的游客沈先生感慨道:“这场展览让我第一次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也让我更加懂得今天的胜利与和平是多么珍贵。”
展览相关负责人向有风君介绍,此次展览最大的特色在于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纪念馆的展览通过丰富的史料档案、历史照片、遗迹旧址和实物藏品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叙述框架。
“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主题影像展现场。图 / 三衢客户端
有风君了解到,“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主题影像展已在南京首站巡展。后续,影像展还会在重庆、上海、安徽等地陆续再展。这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也为当下国际关系中的互信与合作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参照。
来到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这里的“河山春回——中医药与抗战”展,将观众的视角转向抗战中的中医药专业。今年上半年,已有三万余人次参观。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策展人郑洪告诉有风君,“战争发生时离不开医药,以往大家可能会以为西药发挥主导作用,实际在抗战期间,中医药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让郑洪印象深刻的是,通过朋友帮助,团队从杭州一位收藏家手里购回了珍贵的文献——《鼠疫治验回忆医案》。
展出的《鼠疫治验回忆医案》手稿。图 /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
展厅里,《鼠疫治验回忆医案》手稿静静躺在玻璃柜内,上面书写了温州医师陆芷青在抗战时期治疗鼠疫,使用解毒活血汤取得确凿疗效,记录中医药为河山春回、国土重光作出的奉献。
放眼全省,数量众多的展览以多元视角、沉浸体验、地方叙事为鲜明特色,通过文物史料、互动活动、影像艺术等载体,呈现伟大抗战精神,提醒我们不忘来路。
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覆盖全省的抗战主题展览矩阵,既是对先烈牺牲的庄严致敬,亦是以新颖表达构筑的“历史课堂”,彰显浙江以文化力量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信念的实践担当。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