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16日晚,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突发山洪,造成野外露营的13人失联。截至8月17日晚9点,有1人获救,10人遇难,2人失联。目前,失联人员的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被冲毁的车辆 网传视频截图
巴彦淖尔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韩志强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13人均来自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工作单位为临河区的一家医院,共5家人4车13人,系自发组织的周末进山的野营,获救的19岁女孩生命体征稳定,目前在医院进行康复。
现场人员:出事地叫棺材山,雨下急了就容易发山洪
8月18日,记者联系到一名曾在17日到过事发现场的当地搞旅游的人员,其告诉记者,上述人员露营的地方在乌盖沟棺材山,并非景区或正规露营地,当地去那里露营的人较少,较为小众。
该名人员称,上述人员露营的地形是在当地称之为“河槽”的地方,即山谷中间被平时发洪水冲刷出来的河道,周围是山脉,中间地势则较为平坦。
其表示,他到达现场时,洪水已经退去,原本的地面有很多泥沙和被冲刷来的石头,他还看见了被冲走的车辆,损毁严重,几乎完全变形,车窗玻璃、轮胎和铁皮等都掉了,“从四方的成了圆的,变形了。”
此外,该名人员还称,当地夏季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山洪,“只要雨下的大一点、急一点就容易发山洪。出去玩一定要注意天气,看天气预报,公告啥的,平时人去得多的山口还有劝导人员。”
▲大型机械设备正在进行紧张搜救工作 视频截图 图据央视新闻
另据人民日报报道,当地组织应急管理、公安、消防、自然资源、水利、卫健等部门700余人,各搜救队伍携带机械设备沿着事发山洪沟道及下游周边展开地毯式搜救。
事发前曾有人劝离
巴彦淖尔市民刘先生也曾在8月16日下午到此处游玩。他记得当时有四五拨人在这里露营,大部分都搭的是小帐篷和天幕,不像是过夜,只有一群人在北边山脚下烧烤,旁边有几辆车,搭的是类似救援用的大帐篷,看起来扎得很结实。
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看过天气预报,知道16日晚上有雨。到了下午5点左右,天阴下来,有人躲在桥下,也有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下午6点多,下起小雨,他们也准备离开。
“当时大帐篷旁边还有一群人,那些人看见下雨也收拾东西准备走了,但是没见大帐篷里的人要走。”刘先生说,直到17日看到新闻,才知道露营的地方出了事。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应急管理局局长李春雨回忆,事发前,当地河长曾在附近巡河。警方也表示,事发前,牧民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曾劝离事发地附近的几家露营者离开,但也有露营者不听劝,没有离开。
一位网友告诉记者,自家亲戚就住在事发地附近,那里平时也常有游客,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他都会去劝离,那天下午他在劝离时,一些游客认为雨还小,山也能挡住一些雨,不会有山洪,因此没有离开,但并不确定是否就是遇险人员。
乌盖苏木政府副苏木达刘吉是当地防汛工作应急小组组长,当天下午5点左右,见天色阴暗,他带人沿着棺材山附近的河槽巡查,但没有看到遇险车辆。
刘吉介绍,每逢雨季,这条戈壁滩上的河槽里有水,不少人来此露营,是个野景点,车辆可以直接从附近335国道或242国道开进来,附近没有设置围栏。近两年,周边地区的居民渐渐知道这个地方,每逢周末都有人来游玩。河槽上每个沟口旁边均贴有告示:当心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溺水,请勿私自下水游泳。
“只要天阴,我们就怕有人进去,所以我们要进去看看。”刘吉回忆,沿河槽巡查时,他们在棺材山附近的露营点发现两辆车。
“下来了三四个人,没看清车上有几个人,车子还没熄灭,应该是准备走的状态。我们说完他们就上车走了。”见车开走后,刘吉继续沿335国道巡查河槽:“去的时候,(一路上)就发现了那两辆车。”
他也否认了网传该河槽是泄洪沟的说法:“(这里)不是泄洪沟,只是山里的一个沟口。”
来源 红星新闻、新京报
编辑 贾凯 审核 蒋波 陈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