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越来越多人喜欢在假期走进自然。露营已然成为年轻人与家庭热衷的选择。夜空下的篝火,湖畔的晨雾,林间的鸟鸣,这些画面让人心生向往。但自然的美丽从来不是免费的,它背后常常藏着危险。
8月16日晚,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突发山洪。央视新闻报道,这场灾难让13名野外露营的人失联。截至8月17日晚9点,1人获救,10人遇难,2人仍下落不明。救援人员还在努力搜寻。那一夜,可能有人还在煮咖啡,有人正打算入睡。几秒钟后,山谷里传来的轰鸣声便淹没了一切。

浪漫与危险,只隔着一条水流。
山洪是一种极端凶险的自然现象。它不同于河水慢慢上涨,而是骤然爆发。山区夏季降雨强烈,上游十几分钟的暴雨,就可能形成巨大的水流。水会裹挟泥石、树木、碎石,以极快的速度冲下山谷。亲历过的人说,那一刻来不及思考,耳边全是轰鸣,身体被巨力推倒,眼前瞬间陷入黑暗。
山洪的速度太快,逃生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能否生还,关键在于能否果断行动。
- 如果山洪突然来袭,第一步就是丢下所有物品。 帐篷、装备、车辆都不要再管。拖延几秒,可能就失去机会。
- 第二步是立即往高处跑。莫要顺着河谷的方向前行,而是要朝着侧面的山坡转向。 哪怕只是高出几米,也能拉开生死差距。逃跑之际切不可慌乱,以防滑倒或者被落石击中。
- 如果不幸落入水中,要设法抓住树干或岩石,保持头部在上、双脚在下,以减少伤害。
- 如果和朋友一起露营,呼喊提醒非常重要。很多案例表明,有人喊出“快跑”,就能救下整队人。
很多人喜欢把帐篷扎在河边。这样做看似方便,也很有氛围,但这是最危险的选择。溪流再平静,也可能因上游的暴雨而瞬间暴涨。干涸的河床,表面看似安然无恙,实则是洪水来袭时最先被波及的通道。峡谷的地形更危险,水流被压缩后速度和力量更大,还可能伴随泥石流。雨水浸泡后,陡坡也会变得松动,石块泥沙随时可能倾泻而下。
可以记住一句提醒:“离水越近,危险越大;地方越平,积水越多。”
安全的露营地需要谨慎挑选。河道和溪流要远离,至少高出水面十米,距离不少于五十米。帐篷不要搭在山谷低处,也不要靠近陡坡。最好选择有植被覆盖、土质坚实的缓坡地带。观察周围环境同样重要:河岸上的水痕代表洪水的最高水位,地面漂浮物堆积说明这里常被淹没,倒伏的树木很可能是泥石流路径。
出发前一定要查天气预报。山里的气候变化很快,本地晴空万里,上游可能暴雨如注。选好营地后,还要给自己留一条逃生路线,提前想清楚——如果洪水来了,我往哪跑?
人与自然的较量,从来不是比谁更强,而是比谁更有敬畏心。极端天气预警时,取消出行是最理智的选择。旅行可以改期,生命却没有第二次机会。
即便已经出发,也要随身带上应急物品。头灯可以在黑暗中照明,哨子能呼救,防水袋能保护通讯工具和重要物品,充电宝和药品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救命。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一些野外常识。识别地形、判断天气、掌握基本急救方法,这些知识就是最便宜的保险。团队露营往往比独自行动更安全,危险时也更容易互助。
每年夏天,类似的新闻都会出现。有人在河边露营,最终被洪水冲走。人们唏嘘片刻,却又在下次旅行时重复同样的错误。
自然没有恶意,但它也不会对无知心软。它只遵循自己的规律。该下雨时就下雨,该倾泻时就倾泻。对露营者来说,最美的浪漫不是帐篷边的小溪,而是能在危险来临时安全回家。真正的勇敢并非毫无畏惧,而是在洞悉自然之力后,依旧毅然决然地热爱生活。
有一位老驴友说过一句话,许多人至今记得:
“山永远在那儿,风景永远都在,但人只有一条命。活着,才会拥有再度出发的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