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来夏门的第三天了,昨天去的夏门科技馆。那是个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昨天孩子们#去班味吧#都玩累了,他们今天4口就主要泡酒店。反正酒店也是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我们两个老的就决定去离酒店比较近的南普通寺去感受一下南方寺院的禅意。
我们在酒店吃完自助餐,就在海悦酒店门口打车来到这个相当于隐藏在繁华夏门市的一位智者“南普陀寺”的东门口了。

“鹭岛名山” 牌坊是初遇的礼序,飞檐如展翼,红墙黛瓦间藏着岁月故事。“能依天理行浩浩” 联语轻吟,引我踏入这方禅境,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我们穿坊而过,映入眼帘的是池塘荷叶田田,古亭临水而立。偶有香客亭中静坐,荷香与佛音缠绕,尘世喧嚣被隔绝在外。这一静景,是禅意初显,它让我的心立马“静”了下来, 心里的浮躁,仿佛也被剥离,只留下一方清明。

行至 “南普陀寺素菜馆”,烟火气裹着禅意漫来。素斋香气隐隐,游客往来从容,食素是对生命的敬畏,一粥一饭皆含慈悲。原来修行不必远遁深山,烟火日常里,一菜一汤也能参透佛法,悟 “善” 之真意。

踏入大雄宝殿,三尊金佛巍峨,光芒洒落间,庄严满溢。香客们或礼拜、或祈愿,香烟袅袅中,信仰具象成眼前的震撼。我亦放慢脚步,任心灵在这庄严里,接受无声洗礼,懂得 “敬畏” 重量。


出殿沿阶上,“大悲殿” 攒尖顶、红漆柱,飞檐铜铃轻响,似佛音流淌。殿前人潮向佛,我随人群拾级,看阳光吻上彩绘,禅意又添。



“无我” 匾额下,小门通幽处。白墙黑字,道尽 “无我相,无人相” 智慧。站此,尘世执念被叩问,试着放空,方知 “无我” 是挣脱枷锁,让心归本真,是寺抛来的人生课题。


“法堂” 木门敞,对联 “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後末世能书写读受持” 藏智慧。入内,灯火柔,供花静。游客轻声,不扰清净。佛法不再高远,成生活指引,教我们于纷繁寻内心秩序。
“文殊苑” 前,石柱联气势恢宏。入苑,清幽绕。文殊像庄严,智慧光似穿时空。游客求智祈学,我旁观,懂信仰多元,是对未知求索、对生活期许,在寺庇佑下生长。


行至山石,“常随佛学” 石刻沧桑。抚摸石壁,历史低语。佛家 “常随佛学”,是修行指引。站此,尘世执念被叩问,明白修行是日常里,以佛法为灯,照见心的方向。

“文殊苑” 后,“文殊花” 建筑古朴。门柱联 “巩固五千振玄纲,安住界内辅法王” 威严。入内,清幽扑面。游客往来,或瞻礼、或静思。我在侧,看这方天地,悟信仰可化作生活力量,护佑前行。



“心即是佛” 巨石前,人潮涌动。很多人向巨石上扔硬币,又许多小朋友也学着大人扔硬币。金漆大字耀眼,我身旁游客或拍照、或驻足悟思。佛家言 “明心见性”。我希望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能被点醒:佛不在远方,每个人都能一心向善、向美。
愿每一颗向佛的心,皆藏无尽慈悲。

巨大 “佛” 字石刻下,红伞、供花点缀。游客或拜、或悟,我立旁,看阳光为 “佛” 字镀金边。佛法讲求 “顿悟”,此刻,这字似一道光,穿透杂念,让人懂得:修行是修心,心诚处,处处是道场。

“回头是岸” 石刻,笔锋苍劲。人生多歧路,寺以石为言,劝人迷途知返。路过的我,默念此语,明白修行是时时自省,知止、知返,方能行稳,让心舟泊于宁静港湾。
总之我觉得:南普陀之行,绝对是一路行,一路悟。从殿宇庄严到石刻智慧,从烟火日常到禅意幽微,寺如智者,以景为语,以石为言。教人静、诚、善,懂敬畏、向往、归真。
如果友友你也愿寻一方天地,让心歇脚、让灵觉醒,南普陀寺,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喔!更是卸却“班味”洗涤心灵的好去处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