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接近尾声,石家庄非遗体验热潮仍持续升温。从工业遗存园区到古城街巷,从社区文化站到景区夜市,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正以全新姿态融入市民生活,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文化新潮流”。
非遗市集:传统技艺碰撞现代潮流
在织音1953,多彩非遗与工业风建筑交相辉映,绽放出传统文化的青春光彩。踏入石家庄纺织展览馆,非遗体验区人气正旺。盘纸技艺如灵动画笔,将纸张化作鲜活花鸟;太行山手工香制作技艺通过精心选料与细致制作,赋予香料独特内涵;邢氏刺绣以丝线为笔,勾勒出五彩斑斓的锦绣世界……各类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另一边,九工拾集则以美食为媒,打造出独特的非遗消费场景。这里汇聚了众多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商家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传统美食与青春创意激情碰撞,也让非遗市集“潮”味十足。
“没想到非遗还能这么玩!”市民高晓枫感叹,“这里各类非遗市集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充满了时尚感和趣味性,这种能亲手触摸、亲身参与的感觉让人亲切,传统文化就应当这样活在当下。”
夜游经济:非遗点亮城市夜晚
夜幕降临,石家庄的夜游经济因非遗而独具文化魅力。在赵县赵州桥景区,“梦回赵州 一眼千年”主题夜游活动精心打造的街区快闪、隋风巡游、花舟表演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非遗打铁花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景区负责人介绍,该活动依托赵州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度融入非遗特色元素,自启动以来不仅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参与,更收获了广泛好评。
古栾水镇的“夏夜行歌”互动演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湖畔灯光秀下,动感歌舞、民俗绝活、即兴互动接连上演。街区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栾城彩塑,孩子们举着糖画在仿古建筑间穿梭嬉戏。
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暑期以来,景区重点夜游项目的非遗相关消费显著增长,夜间非遗体验活动场场爆满。未来,景区还将结合非遗元素打造更多展示与体验活动,为市民夜间生活增添新动能。
社区课堂:非遗趣艺浸润童心
在石家庄高新区,“匠心童趣”暑期非遗公益课堂成为青少年的热门打卡地。100余名小学生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刺绣、剪纸、戏曲脸谱绘制等传统技艺。“妙手生花”刺绣课上,孩子们从穿针引线学起,到最终绣出属于自己的小作品;“古韵新饰”牛角发簪制作课上,古朴的牛角材料在孩子们手中变成精美发饰。
类似场景也在新华区广源路社区上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淑英的讲座,吸引了20余名儿童和老年居民参与。“以前觉得非遗很遥远,现在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居民张萌感慨道。
据统计,暑期以来,石家庄各类文化场所已举办多场非遗主题青少年活动,参与人数持续攀升,这些活动已成为非遗展示的重要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当地将持续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科技”等创新模式,让非遗真正成为城市文化标识和民生幸福产业。
从市集到夜游,从社区到景区,石家庄的暑期“非遗热”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当“00后”开始追捧非遗文创,当亲子家庭热衷非遗研学,当年轻人主动学习传统技艺,这场由非遗引发的文化热潮,正为石家庄注入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来源:石家庄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