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探出地平线,古陌早市已是热闹非凡。河南游客刘名凯和朋友起个大早,从市中心的酒店打车直奔这里。
“来威海之前做攻略时,很多网友都推荐说一定要来这边的早市,不仅能吃到地道美食,买到本地特产,还能感受威海的风土人情。刚刚转了一圈,收获特别多。”刘名凯说。


“这是威海喜饼,别的地方很难买到,味道非常好,你们可以尝一尝。”摊主郑雁雁热情介绍着。在古陌早市,热腾腾的鲅鱼水饺、香气扑鼻的海肠捞饭、威海特色的无花果……让人们流连忘返。记者从市场管理方获悉,今年7月以来,古陌早市日均客流量达到了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0%左右。其中,增量主要来自游客。
近年来,随着威海旅游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体验城市特色生产生活场景中的“烟火气”,感受更加真实、立体的威海城市形象。
不仅仅是古陌早市,在长峰邻里市集、东城路夜市、上海路早市、塔山早市等地,记者发现了大批游客的身影。“每天能卖400斤左右,游客来买的比本地市民还多。”上海路早市摆摊卖无花果的孙先生说,他们提供快递服务,为游客进行全国配送。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早市、菜市场、夜市、大集等不仅有大量的威海美食、特产,还承载着威海老百姓的生活故事、社会百态。这里有文化、有人情,堪称威海的“风味博物馆”。“烟火气+文旅”,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文旅模式悄然“出圈”。


面对游客的需求,我市围绕长峰邻里市集、古陌早市等特色生产生活场景,打造了“可逛、可买、可做”的文旅消费新空间。例如,升级后的长峰邻里市集推出“客主共享”体验厨房,游客采购新鲜海鲜,自烹自享,实现“一个市场、两种体验”,一跃成为顶流网红打卡地。今年市场客流量已突破130万人次,营业额接近2500万元,翻了5倍。
记者手记
比美景更动人的是温情
来自江苏徐州的游客黎英,欣赏完半月湾的“咸蛋黄”日出,接着就去逛古陌早市。而这样的行程安排,已成为许多来威游客的“标配”。
威海打动游客的不仅有美景,还有极具特色的本地文化,而早市、菜市场、夜市、大集等特色生产生活场景,正是游客触摸城市“烟火气”的最佳地点。
守护这份“烟火气”的同时,如何让它们更有“逛头”?威海的答案是:瞄准游客需求,服务跟上脚步。长峰邻里市集推出“客主共享”的体验厨房——游客可亲手采购新鲜海鲜,备受人们欢迎。古陌早市入口处设有旅途驿站,现场还有志愿者为游客热情答疑解惑。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情服务,比美景更能打动人。
走遍四海,还是威海。而威海之美好,从来不止于看山望海。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街角巷弄,那些能让游客慢下来、参与其中的消费场景,更是一张鲜活的城市名片,彰显着精致威海的城市形象。
记者:沈道远 文中图片为资料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