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清晨,晨光微露,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拂过青岗坪。沉睡的小镇仿佛在早点铺升腾的热气和小贩的叫卖声中苏醒,318国道沿线车流如织,游客纷纷从周边的民宿涌出。
近三年,长阳贺家坪镇以青岗坪为圆心,镇内318国道沿线海拔1000米范围已发展民宿70多家,形成避暑康养民宿集群,产业链带动就业2000余人,每年避暑季创收3000余万元。这座在“百里高荒”沉睡多年的小镇,正依托独特的“凉资源”悄然成为避暑经济的热土。
地处“百里高荒”门户的青岗坪,海拔960米至1500米,夏季平均气温22.3℃。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通车前,青岗坪是进出鄂西甚至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塞。穿镇而过的318国道,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带“火”了青岗坪村,绵延十几公里的餐饮住宿店鳞次栉比,繁盛一时。然而,随着G50沪渝高速全线贯通,国道的传统客流被分流,区域经济活力衰退。一些村民没了生计,只能外出务工,青岗坪不断沉寂了下来。
转机出现在2013年那个酷暑难耐的夏天,武汉游客罗苗东偶然在此驻足,清凉气候的意外抚慰让他和村民魏永海结下约定:“明年带朋友来!”一句朴素的诺言,却悄然拉开了青岗坪避暑经济的序幕。
第二年夏天,罗苗东带着十多位朋友如约而至,一住便是3个月。彼时,利川苏马荡虽已是成熟的避暑目的地,但青岗坪恰似深藏山中的璞玉,以淳朴天然的本色吸引着都市人。
在随后数年间,这个小众的避暑地,竟然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悄然流传开来。在魏永海等第一批民宿老板的带动下,外出打工的村民又纷纷回乡创业。民居变民宿,农民当老板。昔日国道旁寥落的农家,在良好口碑支撑下,重现繁荣景象。

“这里空气优良,生态环境优美,整个夏天都不用空调。从宜昌城区走高速公路仅需一个多小时,交通便捷,避免了长途奔波之苦。我们已经连续7年选择在这里消夏。”来自宜昌城区的游客尹丹华道出了青岗坪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性价比高也是很多游客选择青岗坪的关键因素之一。尹丹华一家五口入住的“義国之香”民宿经营者徐华家告诉记者,相较于短期住宿,长期住客有价格优惠,包吃住一个月只要2000多元。目前他家的26间房,九成以上住的是两三个月的长期住户。客人临走时还会采购各种新鲜蔬菜、腊肉、土鸡等农副产品。
成长的烦恼与共治的智慧
伴随民宿产业的快速增长,“成长的烦恼”接踵而至,首先便是供水保障问题。昔日被遗忘的山村骤然涌入大量游客,原有水源告急;水源之外,民宿市场自身亦需提档升级。因缺乏行业标准导致的无序价格竞争,以及服务品质参差不齐,一度令青岗坪的避暑招牌蒙上阴影。
2021年,长阳县委响亮提出构建“三山两廊一康养”文旅融合大格局,贺家坪镇康养名镇建设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该镇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强基础、补短板、练内功、提品质。实施重点康养项目供水工程,有效缓解了游客激增后用水需求;配套建设周边步游道、露营地,打造小水果种植采摘基地,全方位提升游客康养体验。
2023年3月20日,在青岗坪村“两委”积极推动下,当地正式成立了民宿协会,标志着民宿产业告别野蛮生长,迈入自律规范与协同发展并重的新阶段。
“协会成立只是一个开端,低价竞争与各自为政的弊端在对比中一目了然,‘统一规划、提档升级’成为经营者们的共识,标准化的服务培训如期开展。”青岗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启兵说。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协调下,青岗坪村组织首批35位民宿经营者赴点军牛扎坪、兴山榛子乡等地学习取经。
当村民们齐心投入改造,昔日参差不齐的民宿群落开始凝聚起新的竞争力,青岗坪的避暑品质在蜕变中不断提升。

如今,驱车行驶在青岗坪318国道上,沿线街道干净整洁,白墙黛瓦的民宿群从挡风玻璃前滑过,成片的小水果种植采摘大棚延绵不绝。在青岗坪村委会附近的密林间,投资300万元的1800米康养步游道和观景平台正在加速建设。
“项目于今年4月启动,预计8月竣工。建成以后,避暑游客又多了一个骑行、散步、露营的好去处。”张启兵高兴地说。
高端布局与康养愿景
当基础民宿品质提升之际,一批在外事业有成的本地人选择返乡投资,为贺家坪康养避暑产业持续注入源头活水。距青岗坪核心区数公里外,由该村返乡青年熊冰投资的“青乐谷”康养旅游民宿项目正稳步生长。
这家民宿定位为现代轻奢风格,融合中式美学元素,旨在营造当代禅意生活空间。民宿内有月牙星湖、生态露营草地、生态农耕和翠竹氧吧。老板熊冰原在宜昌经营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家乡蓬勃的发展态势与政府热切的招才引智政策,最终促其回归投资近2000万元。项目一期自2023年11月运营以来,年营业额均超过300万元,迅速成为区域内的标杆性民宿酒店。

据熊冰介绍,项目二期计划兴建竹林木屋,进一步扩展接待能力,总投资预计达到4500万元。青乐谷的崛起,为青岗坪的避暑经济注入了高端化、品质化的新动能。
如果说青乐谷是高端民宿的探索者,那么“青岗坪康养小镇”则是承载规模化、综合性康养避暑功能的重磅落子。该项目由长阳本土地产商邓久红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配套217间宽敞客房,以及可容纳300多人同时就餐的自助餐厅、康复理疗中心与活动中心。
据邓久红介绍,青岗坪拥有宜万铁路、沪渝高速、318国道交通优势,森林覆盖面积大,负氧离子浓度高,夏天凉而不潮,周边还有花海、天坑、溶洞等自然风光,是兴建避暑民宿和康养项目的理想地之一。
今年6月28日,青岗坪康养小镇正式开业。截至目前,商业地产已售80余套,客房日均接待量超300人。
“房间宽敞明亮,服务周到体贴,配套设施也很齐全。没想到昔日的318国道驿站,如今不仅成为都市人避暑的‘诗与远方’,更是银发族颐养身心的清凉乐土。”宜昌市跑协会长曾刚由衷赞叹。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动康养服务团队建设,积极布局医养结合等产业链,让清凉经济既能留住绿水青山,又能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贺家坪镇党委书记向万里表示。
从国道旁零散民宿的星星之火,到基础设施完善、行业组织引导规范经营的根基夯实,再到康养小镇的战略性布局,每一次发展阶段的跃升,都是将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热力产业的关键举措。
青岗坪清凉经济背后的密码,正是青岗坪人面对区域经济兴衰周期所展现的适应性与创新智慧,与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分层推进的政策支持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百里高荒”的蜕变,生动诠释了:当大自然赋予的禀赋被科学规划并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图景,沉睡的山村亦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