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湖里画中游
运河岸边古意幽
这里是如诗如画的江北水城
这里是璀璨夺目的两河明珠
若你对聊城的印象仅停留在风景上
那你把聊城想简单了
今天小编来给全国网友推介下
聊城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
“水”是聊城的代名词,作为黄河与大运河唯一实质性交汇的城市,这座小城的画卷也正以两条流淌着历史与文化的河流为轴,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两条河流,如同聊城的血脉,赋予了城市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在东昌湖畔,聊城的画卷变得更加生动。湖水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见证了聊城沧桑巨变的古城。光岳楼的巍峨、山陕会馆的精美,都让人叹为观止;古老的建筑和古迹,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聊城的历史与文化。
聊城的画卷不仅局限于自然景色和古建筑。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同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商业街区繁华热闹,人们在这里享受着便捷的生活和丰富的文化娱乐。现代化建设与古老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让这座城市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气息。
聊城的画卷中,更少不了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聊城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正是这些可爱的人们,赋予了聊城这幅画卷以灵魂和生命力。
聊城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幅画既有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又有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既有现代化的繁华与便捷,又有人民的热情与活力。这幅画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
当你走进聊城,你会发现这幅画是活的,是生动的。无论是漫步在东昌湖畔,还是徜徉在古老的街巷中;无论是品尝着地道的美食,还是聆听着动人的传说故事;你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聊城是一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动人的诗,等待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的人去细细品味、去深深感受。
一本书,若能承载千年的时光流转,那它定将被岁月打磨得温润而厚重。聊城,这座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城市,恰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每一章都流淌着文化的交融。
这本书,从远古的龙山文化开始书写。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是齐国西部重镇;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让聊城成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明清两代,东昌府商贾云集,被誉为“江北一都会”。
战国军事家孙膑的“围魏救赵”写入兵法典籍;唐代颜真卿的书法为古城注入艺术灵魂;清代傅以渐“三尺巷”的谦让美德传颂至今。近现代,抗日名将范筑先“裂眦北视”的铮铮誓言、孔繁森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聊城血脉,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从史前陶器的朴拙纹饰,到运河帆影的昔日繁华;从红色血脉的炽热奔流,到水城共融的温润气质。聊城,正静待每一位读者:漫步青石板路,触摸砖瓦间的岁月故事,在古今交汇的刹那,品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韧性之美。
若将聊城比作一首诗,那必是一首饱含血性与韧性的激昂长诗,字里行间镌刻着从抗战烽火到新时代征程的精神密码。
抗战时期的聊城,是血与火淬炼的诗行。作为冀鲁豫边区的战略要地,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英雄儿女的热血。聊城人的血性不是虚妄的口号,而是面对强敌时挺直的脊梁,是枪林弹雨中守护家园的决绝。这种精神气质,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这首长诗注入了新的韵律。季羡林先生所言“聊城人骨子里有股闯劲”,在这段诗行中得到了生动诠释——那是黄河九曲不回头的执着,是运河连通南北的开放胸襟。
步入新时代,聊城的诗篇更显磅礴气象。新能源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新材料研发基地闪耀智慧光芒,高端装备制造彰显创新实力。这座城市正在以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聊城,始终保持着那股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这正是它跨越时空的精神底色。聊城这首激昂的长诗,既有历史沉淀的厚重,又有面向未来的朝气。
聊城水土丰美,物产多得让你眼花缭乱,就像个永远掏不完的百宝箱,一起逛逛这座丰饶的大园子。聊城,地处鲁西平原,不靠山也不靠海,全境近60%的土地面积是耕地,有着良好的平原气候和肥沃的平原土壤。
这里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连续六年,聊城的粮食总产都稳定在110亿斤以上;瓜菜菌年产量过千万吨,占到全省10%,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第一市”。
这里特色产业众多,东阿阿胶、临清桑黄、丁马甲鱼、冠县灵芝、高唐锦鲤等闻名全国,近年来,聊城成功探索出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特产和美食,魏氏熏鸡、沙镇呱嗒、黄河鲤鱼、什香凉面、高唐驴肉、空心坠面,每一样直戳你的味蕾,让你欲罢不能。
聊城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众多,有东昌葫芦、东昌毛笔、木版年画、郎庄面塑、茌平剪纸、牛筋腰带。在这里,可以让你见识真正的聊城好品,体验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聊城,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闻名全国、闪耀全球的工业品不胜枚举。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轴承贸易市场、全国最大的轴承保持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钢管产销基地。
中通客车,驶向全球,总统亲自来提车;东阿蓝天七色建材,成就了“埃及新首都CBD”;东阀制冷,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指定的制冷设备供应商。
从沃野千里的麦浪翻滚到智能工厂的机械轰鸣,从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再到享誉全球的工业品,聊城这座生生不息的丰饶之园,正以黄河为根,运河为脉,用最实在的丰收,书写着一部波澜壮阔的“农工商旅”交响曲。
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塑造了聊城“江北水城”的独特风貌,更赋予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基因。从运河商贸的繁盛到现代交通的枢纽,从文化交融的典范到对外合作的先锋,聊城始终保持着通达天下的气度与胸襟。
聊城自古就是“居天下之腹”的交通要冲。黄河自西向东奔腾而过,东阿鱼山作为古代重要的黄河渡口,曾是连接山东与河南、河北的交通要道。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这里是战略通道。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山陕会馆、苏州会馆等八大会馆至今诉说着当年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进入新时代,聊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打开了聊城对外开放的新通道。机场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打通聊城的空中走廊。青银高速、德上高速、济聊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构建起“米”字形综合交通网络。
入推进“一次办好”,打造“聊·诚办”服务品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水城优才”计划,建立“人才飞地”,人才政策更加开放;积极融入国家、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
从运河帆影到高铁飞驰,从商帮云集到跨国合作,聊城开放包容的姿态一脉相承。这座由两河之水哺育的城市,始终保持着“通达江海”的胸怀与气魄。这架通达的桥梁,必将连接更加广阔的未来,谱写新时代开放发展的绚丽篇章。
来源 | 大众网·海报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