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没有更文了。因为从8月3日开始,我和几个小伙伴继续重走长征路去了。
今年走得比去年多几天,目标是从中央红军进入湖南的第一个县,走到湘江战役,因时间有限,走得比较赶。此外,头几天经常阴天、下雨,不觉暑热,到了最后几天,晴天烈日暴晒,几个人全都感冒了。
回来又休养了几天,今天恢复更文,写一写我们经过的地方。
我们第一站是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汝城沙洲村。从高架桥上看,是这个样子:

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半床被子”的故事。村里中心广场有半条被子的主题雕塑。可以看到,村里有很多老房子。

故事要从1984年经济日报社记者罗开富重走长征路说起。
1984年11月,罗开富行至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时候,偶遇一位老婆婆。其实是老婆婆听说北京来人,又和红军有关,就想问他事情。罗开富忙完了之后,和老婆婆交谈,一个令人“意难平”的故事浮现在世人面前。
这老婆婆叫徐解秀,见到罗开富时,已经八十多岁了。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这个山坳间的小村子,有三位女红军住在了她的家里,和她同床休息。
这就是徐解秀的卧室:

三天过后,红军继续开拔,三位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里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就要把自己的被子留给她。徐解秀坚决不同意。争执过后,三位女红军决定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徐解秀。
这件事,徐解秀一直念念不忘。罗开富重走长征路来到村子时,她就找到罗开富,问:“你能见到红军吗?”
罗开富答:“能见到。”
她说:“那就帮我问问,她们说话要算数呀,说好了,打败敌人要来看我的呀!”
徐解秀还记得临别前女红军对她说过的话:“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说不定还送来垫的呢。”
徐解秀面对罗开富,抹着眼泪说:“我已有盖的了,只盼她们能来看看我就好。”
罗开富很认真地接受徐解秀的委托,在报纸上刊发了报道,把徐解秀的期盼告诉世人。

曾经的红军战士邓颖超、康克清、蔡畅都看到了这篇文章,她们带话给罗开富:“悠悠五十载,沧海变桑田。可对那些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帮助过红军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请罗开富同志捎句话:我们也想念大爷、大娘、大哥、大嫂们!”并表示: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徐解秀老人要找的三位女红军姑娘和她的丈夫。

遗憾的是,经过多方查找,最终也没有找到住宿徐解秀家里的那三位女红军。而当年徐解秀的丈夫连夜送送红军翻山,也没有回来。

我们虽然早已经在媒体上了解了这个令人“意难平”的故事,但置身于故事现场,回想起当年的场景,还是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小伙伴与徐解秀的后人交谈:

毛泽东曾经指出:“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宣传队,不仅仅是通过标语、口号来宣传,更是通过深情爱民的一件件小事来感动人民。正如亲身经历感受到红军作风的徐解秀老人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