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正火热进行中
各展区人气持续攀升
在位于农博会主展馆6厅的关东(吉林)农耕民俗文化展
因浓厚的关东文化底蕴
成为游客感受传统农耕文明
寻觅乡愁记忆的热门打卡地
关东农耕民俗文化展区占地6500平方米
以“追溯吉农事、再现农耕情”为主题
展示农耕文化历史
传承吉林农耕文明
共设置了关东文明史展区
闯关东历史展区
关东特色民居展区
关东农耕风情展区
关东特色文化展区等板块
每一板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
这里有关于农耕文化的
种种传说、故事和生活纪实
再现了黑土地文化生活的真实状态
展现了劳动人民
勤劳、勇敢、乐观的生活历程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
沃野千里
自然资源丰厚
孕育了特有的黑土地文化
关东文明史展区内系统展示了
近千年来的农业发展历程
吉林大地广袤的地域和丰饶的资源
石器和铁器时代的产生
对于当时整个农耕的影响
在这里
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传统的农耕器具
闯关东历史展区内
208个泥人雕塑
逼真生动地塑造了
“闯关东”“创关东”“立关东”的历史过程
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我特别爱看《闯关东》那部电视剧,通过这个展区让我联想到了电视剧里的场景,对于闯关东这段历史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游客王先生感慨地说。
关东特色民居展区内,张女士正向孩子讲述着“窗户纸糊在外”背后的故事,眼中闪烁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她说:“展区的布置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日子,这次带孩子来打卡拍照,也让她感受一下我的童年。”
而在其不远处,墙上的12幅图片展示的是“关东十二大怪”:黄土打墙墙不倒、野兽骨头欻起来、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大缸小缸渍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马拉爬犁跑得快、小伙翻墙狗不咬、冬包豆包讲鬼怪、狗皮帽子头上戴、黄土房子篱笆寨、外出要把粪筐带。
欻嘎啦哈可是很多东北孩子童年的记忆,曾经是东北地区比较流行的民间游戏,用猪、牛、羊的蹄骨和一个布面内装粮食或者沙子的口袋来进行游戏,口袋上抛过程中,以手翻动和抓取嘎啦哈的多少,同时接住下落的口袋为胜负标准,骨头四面都有不同的累计标准,花样繁多,几人一起玩,乐趣无穷。
一件件展品
代表了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
体现着劳动人们的伟大智慧
一张张古老的照片
记录着旧时光生活场景的再现
皆是时光荏苒的印记
如今
关东农耕民俗馆
已不仅是一个展示传统农耕民俗文化的窗口
更能让人感受一场穿越时空
品味乡愁的奇幻之旅
来关东农耕民俗文化展区打卡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